凛。萧德军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到国民党第 29集团军 161师 486团担任少尉排长,在一次战斗中因救过当时还是营长朱大明的命,于是深得朱大明的赏识,将其视为心腹,平常无话不谈,久而久之,俩人有着先天般的心灵感应和默契。
正在空中对溃逃的人群恣意扫射的日军飞行员发现了这两个另类目标,认定是个大人物,于是驾驶着零式战斗机离开原来的航向向他们扑来
“哒哒哒哒-”
朱大明、萧德军听到身后战机震耳的轰鸣声和机枪的扫射声,知道敌机已经被吸引过来了,俩人赶紧将身体伏在马背上。零式战斗机射出的子弹从马头上面嗖嗖飞过,打到前面的道路上土石乱蹦,飞机从头顶掠过时刮起阵阵旋风。
久经疆场的战马毫不畏惧,驮着主人继续向前飞奔。
“格龟儿子的,格老子迟早要把你揍下来。”萧德军策马紧跟着团长朱大明不敢怠慢,口中忍不住大声骂道。
不一会,敌机折回迎头向他俩超低空飞来,此时刚好经过一片小树林,两人迅速来了个马底藏身、成 s状继续向山岗上奔驰。
敌机飞行员看到马上无人,以为骑马之人要么被他第一轮攻击就已歼灭,要么就是躲进了小树林,为了保险起见,于是将子弹悉数倾泻给了那一片小树林
战机几乎从树林上稍掠过,飞行员再次折返想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战果,然而他惊讶地发现骑马之人竟然安然无恙,依然在向一个山岗驰骋。
“八嘎!”此刻的敌机飞行员恼羞成怒,他进一步压低高度俯冲
过来,仿佛要把那马上之人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给予毁灭。
这时朱大明、萧德军已经冲上了山岗,正好看到右前方有一个友军的机枪阵地。俩人心有灵犀,同时翻身下马,跳进阵地,各自抱起一挺轻机枪,对准飞扑而来的敌机,留足提前量,狠狠扣动了扳机:“嗒嗒嗒嗒——”
毫无防备的敌机还在瞄准目标,突然感到机身一震,然后冒着长长的浓烟从空中栽落下来。
“轰隆隆!”一声巨响,继而燃起冲天火光。
“打中了!打中了!”山岗上响起一片欢呼的声音。
是役,朱大明、萧德军双骑斗敌机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整个战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乃至重庆都发来了通令嘉奖。事后朱大明被授予三等云麾勋章,从上校团长提升为少将旅长;萧德军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由上尉连长直接提拔到 484团担任大尉营长。
要说朱大明这个人,虽然武艺高超、打仗勇敢,但他性格耿直、头脑简单。“是军人就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样的个性使他深受上司的欣赏和倚重,但凡遇到大仗恶仗,总是派他打头阵;而每次撤退突围,都是派他殿后。
1940年 5月,日军集结 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抗日英雄第 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于宜城南瓜店。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令第 59军和川军 161师,务必抢回张将军遗体!身为旅长的朱大明亲自率部冲入重围,以伤亡过半的代价配合 59军将张将军的遗体抢回,最后安葬于重庆北碚梅花山麓。
1940年 11月,日军第 13师团挟骑兵、炮兵和空军再犯大洪山。这时朱大明已调任 149师任代理师长,他身先士卒,率数千将士从张集沙河前线突袭敌阵,击毙日军骑兵联队长川坂,毙伤鬼子八百余人,而自身只伤亡三百余人。
从此朱大明威名享誉整个大洪山。
然而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1941年 1月,国民党不顾民族安危发动“皖南事变”,掀起反共高潮。信奉军人就要执行命令的朱大明根据上峰授意,也决定对远离苏皖淮海地区的新四军第 5师及其所属游击队发动攻击。为了达到攻击效果,他找到自己的老部下——长期在大洪山区域作战、此时已担任 161师 482团副团长的萧德军了解情况,商讨计策,寻求配合。岂料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已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萧德军闻言大吃一惊,极力劝说自己的老长官朱大明要顾大局识大体,不要冒天下大不韪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来。信心满满而来的朱大明,对曾经的老部下萧德
引 子,第一章 双骑斗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