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6月8日,江城市委为了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发出《关于迅速动员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立即回乡生产的紧急通知》。
自58年以来,全市由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约为17.1万人,6月上旬起,开始广泛动员,压缩城市人口。
通知发出后,全市集中力量处理58年以来从农村来的职工返乡。至7月初,全市迁回农村的职工达3.3万人。
7至8月,在继续动员来自农村的职工返乡的同时,开始动员城市居民、社会青壮年下乡生产,动员从农村来的学生还乡以及整顿企业、迁厂、定员、减人、精减下放干部和组织退休人员下乡生产......
周家湾在跃进期间进城的人,除了双职工家庭,等《通知》发出后,几乎都被劝返回乡了。
有人不想回去,企图给单位的人事科长送礼,但没有任何效果,就去找周荣帮忙。
周荣全部拒绝了,说她没有办法违抗组织的政策,让大家放心回乡,等政策松了,再进城。
周荣是干部,在村里又有很高的威望,以后总有求人的时候,大家不敢说难听的话,见她实在不愿帮忙,只能无奈的回乡......
沈家的族亲,也有不少人在58年的跃进扩招时进城了,此次被劝返回乡,他们很不甘心,想让沈春恒和秦艳华出面协商,把他们留下。
秦艳华为难的说:“你们当初进城时,我们就说好了,只帮你们引荐单位,能不能留下,我们不管,全靠你们自己。
这两年城里供应紧张,已经有很多人下乡了,你们不是城里户口,回乡是迟早的事。
你们这几年应该存了不少钱,回乡下,日子不会差到哪去,等哪天政策宽松了,再进城是一样的。”
一族亲说:“我们一个人赚钱,要养活全家,根本没存下钱,就算有钱,到乡下也买不到东西啊!
我听人说,乡下的灾情很严重,饿死了好多人,这个节骨节把我们赶回去,不是要逼死我们吗?
亲戚一场,你们在城里过上了舒坦日子,不能不管我们啊!”
沈春恒:“我们不是不管,是管不了,不服从组织安排的,都要被批评,严重的还要被带去开大会。
之前政策允许,你们想进城找工作,我们哪次没帮忙?现在政府有困难,需要大家回乡建设家乡,我们理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族亲反驳道:“那你们干嘛不下乡?”
秦艳华:“我儿子儿媳都下乡了,我和老沈留下,是单位还没通知下来,也是为了照顾孙女,我们一直都是严格遵守组织的政策,希望你们别为难我们。”
大家见沈春恒和秦艳华始终不松口,只能心有不甘的回乡,回到沈家村就说两人的坏话,说他们不顾亲情,见死不救之类的。
徐英子的孙子和刘燕的儿子,因进城时间早,又读了夜校,没多久就转正了,还娶了城里媳妇,近几年也往家里寄了不少钱和吃的用的。
她们感激沈春恒一家之前的帮忙,听到有人说沈家坏话,就会上前帮着辩解,还骂那些回乡的人不知好歹,占了人家便宜不知足,昧着良心做事,迟早遭报应。
村里多次收到沈博航寄回来的书,孩子们很是喜欢,读书的兴趣起来后,成绩就上来了,目前出了好几个初中生和中专生。
生产队长感念沈家对村里的付出,也会呵斥那些编排是非的人。
那些人被骂、被训后,老实了很多,但个别人心里始终不痛快,觉得沈春恒一家薄情寡义......
杨耀娣一家因为下乡的事,正闹的不可开交。
曹家只有曹智一个人是酱菜厂的正式工,父亲曹鹏飞、大弟弟曹勇都是木材厂的临时工,母亲孔芙蓉,小弟弟曹全没有工作。
除了曹智以外,其他人都符合下乡的标准。
孔芙蓉偏疼小儿子曹
第344章 他干了那么多年的工作,凭什么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