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人落座后,韩桢问道:“眼下的局势,两位爱卿怎么看?”
这就是在问策奏对了。
皇帝在予以重任之前,对大臣的考验。
二人早有腹稿,只见张叔夜略微思索片刻后,沉声道:“依臣之拙见,当今天下看似五分,实则却只有齐宋金三国鼎立,大理偏居一隅,其内权臣高氏把持朝政,不值一提。西夏自历经大小梁后祸乱朝政之后,已然日落西山,如今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金国蛮夷也,兵锋强盛,全然仗着一股锐气,国内矛盾重重,暴动起义频发,一旦这股锐气泄了,便会江河日下,迅速崩塌。这五国之中,宋军战力最为孱弱,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反而对我齐国威胁最大。”
韩桢轻笑道:“继续说下去。”
张叔夜抿了口茶,继续说道:“我齐国占据中原,上有金国,下有赵宋,处境危急,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险地。陛下胸有大志,有一统天下之雄心,当合纵连横,先南而后北。”
先南后北,是当初王朴献给后周世宗柴荣的计策。
当时后周的局面,与如今有七八分相似。
后来赵普的攘外必先安内,便是这个计策的延伸。
韩桢问道:“伱的意思是,稳住金国,与完颜吴乞买交好,先攻宋国?”
“臣就是这个意思。”
张叔夜点点头,分析道:“金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完颜吴乞买的皇位也不稳固,此番派遣使节为陛下祝贺,便是存了交好的心思,显然是想稳住陛下,好腾出手来处理内政,巩固皇权。所以,陛下与金国交好,正中完颜吴乞买的要害。”
“只要稳住北方,陛下便可腾出手来,全力攻宋。南方富庶,港口众多,一旦拿下南方,国力将会暴涨数倍。届时,陛下再励兵秣马,拿下云州。燕云十六州在手,金国不足为惧,南取大理,西攻西夏,全在陛下一念之间!”
“不错,张卿大才!”
韩桢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张叔夜自谦道:“陛下过誉了,这只是臣的拙见。”
“孙卿呢?”
韩桢又将目光看向孙傅。
孙傅拱手道:“臣的主张,与孙兄截然相反。”
“哦?”
韩桢来了兴致,吩咐道:“详细说来。”
“远交近攻,先北后南。”
孙傅顿了顿,不紧不慢道:“金人蛮夷矣,利则进,不利则退,岂会遵守盟约。先前赵宋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辽国灭亡后,非但没有按照盟约归还燕云十六州,时隔一年,便撕毁盟约南下攻宋。由此可见,金人不足信。”
“若是联金攻宋,极有可能在我齐国攻宋时,出兵南下劫掠。”
韩桢好奇道:“难不成你想联合西夏?”
“不,西夏墙头草,亦不可信。”
孙傅摇摇头,正色道:“耶律大石乃豪杰,此番西逃定然企图复国,陛下可遣使节与耶律大石结成盟约,联手伐金。占据大同后,再转头灭掉西夏。北方无虞后,南方赵宋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陛下宰割。”
两人两套战略方案,各有优劣,也都有可取之处。
至于如何决断,那就得看韩桢自己了。
韩桢并未表态,吩咐道:“张卿可愿入军部?”
史文辉一人身兼两职,如今有些力不从心了,得寻个人给他分担。
而张叔夜能文能武,目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微臣愿入军部。”
张叔夜拱手应道。
韩桢当即任命道:“好,朕授你为录事参军,这个职务先前一直由史卿兼任,上任后可与他交接差事。”
“臣拜谢陛下!”
张叔夜站起身,掸了掸衣袖,行大礼参拜。
齐国的录事参军,可是实打实的军部二把手,相当于赵宋的枢密院副使。
这份信任,让张叔夜心头大为感动。
接着,韩桢又看向孙傅:“授孙卿为南京道太守,总管南京道军政。”
太守一职,就是赵
0424【殿前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