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七年内席卷南北,建立了大明。除了明面上的刀光剑影之外,定然也少不了这样的暗中兵锋。
“拱卫司最开始的人,都是当年皇爷收养的孤儿。后来,选拔军中战死者的子侄。这些人,都深受皇爷的大恩,忠贞不二!”
“你不是说,青眼的前身叫暗卫吗?和拱卫司有什么关系?”朱允熥问道。
“拱卫司改成锦衣卫之后一分为二,明面上的叫锦衣卫,暗中的就叫暗卫!”说到此处,毛骧的脸上终于罕见的露出几分笑意,“锦衣卫不过是原先拱卫司中,善于刑罚的那一支。而真正善于刺探,收集消息,暗杀等事的老人,都是暗卫!”
情报工作固然重要,但情报组织不能做大,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一个组织身上。
老爷子这么干,日后的明朝的其他皇帝,除了锦衣卫之外还创建了东厂,西厂,就是因为如此。
朱允熥放下茶碗,“孤听你话中的意思,你不是暗卫的第一任统领?”
“臣为锦衣卫指挥使时,不能统领暗卫。”毛骧正色道,“当时,暗卫的首领另有其人!”
“谁?”朱允熥问。
“曹国公,李文忠!”
竟然是他?
曹国公李文忠是老爷子当儿子养大的亲外甥,绝对忠诚,而且对他身负厚望。在李文忠权力最大的时候,管着整个五军都督府,还有国子监,还有京营的全部兵马。
没想到,他居然还暗中掌握着这样一直秘密的情报组织。
不过,再细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李文忠,老爷子还能信谁?
除了李文忠,老爷子还能把这支力量交给谁?
“你们有多少人?”朱允熥又问道。
“其实到底有多少人,臣并不十分清楚!”毛骧继续叩首道,“臣是统领不假,但臣之下,还有数个统领,分别管着不同的事儿!”
这在朱允熥的意料之中,这样的组织自然不可能一人独大,哪怕是统领,也不能做到一手遮天。
“青眼的名册也不在臣的手中,每年补进来的人,退的人,臣也不过问!”毛骧开口道,“臣只管听主子的话,帮主子办事,带好主子交给臣的这些人!”
朱允熥笑道,“敢情你是个撒手掌柜的?”
“名册,人员选拔补充,都是朴公公在管!”毛骧说道。
“谁?老朴?”
这,又让朱允熥微微错愕。
朴不成,居然还管着老爷子的青眼。
不过再想想,好似又非常的合情合理。
李文忠英年早逝,满朝文武之中,再也没谁可以让老爷子无条件信赖。
那么这个伺候了老爷子一辈子的老太监,就是当仁不让人的第一人选。
对于君王来说,太监确实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因为太监没有君王,就是一个太监而已。他所有的一切,都要来自于君王的施舍。
忽然,朱允熥想到一种可能。
身子慢慢向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对方,问道,“这么说来,你们青眼之中,是不是有许多的宫女,太监?”
“以前倒是没有,这两年,倒是补了许多宫内和各王府宦官的子侄家眷。”毛骧不假思索的开口,“青眼,主要对文武百官,各大勋贵豪门等!”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
首先,是这两年补充了宫内和各王府宦官的子侄。
也就是说,从这两年开始,老爷子开始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有些别样的心思,开始暗中盯着他们了。也不能说是暗中盯着,而是这两年连续出了不少事,让老爷子有些寒心,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的信任儿子们了。
而朝廷的勋贵之家,从一开始就有老爷子的眼线。
也就是说,老爷子想知道什么事,就能知道什么事。
“各王府之中,秘密多吗?”朱允熥沉思片刻,开口问道。
“臣实话实说!”毛骧再叩首,“多是鸡毛蒜皮,一地鸡毛的小事!”说着,顿顿,“别的王府,都是漏风的筛子,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
170 青色之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