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七十五!】
伴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在众人紧张而又期待的神色中,一道汇报声在总控制室中响起。
听到声音,梁曲迅速做出了反应,指挥着工作人员对聚变设备进行了调整,徐川亦跟着抬头看向了监控数据的大屏幕。
上面记录着华星聚变装置的实时数据,从数据来看,高温等离子体的压缩,快要到极限了。
对于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来说,即便是使用了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外场线圈的约束力,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是大型的托卡马克聚变装置,还能通过混合型磁体来进行提升,但小型化的聚变堆,本身的体积就有限制,不可能应用混合型磁体来进行临界磁场的增强。
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徐川深吸了口气。
今天的测试,到这里已经可以说是完满的结束了,剩下的,就看等离子体湍流进行高密度压缩的实验数据,是否足够支撑他的理论计算了!
伴随着指令,首次进行试运行的华星聚变装置开始缓缓停止工作。
ICRF天线的功率降低,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温度也随着降低。
当氢氦这些模拟实验的粒子从等离子体态重新回归常态时,腔室中的偏滤器亦开始工作,将残留的原料排放出去。
与此同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迅速展开了对聚变装置的检查,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
而徐川则借着这份时间,继续完善着完善着磁铁绕组和永磁体块的设计。
两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在超算中心的辅助下,这次实验的数据终于完整的解析了出来。
“徐院士!仿星器运行的解析数据出来了!”
办公室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梁曲手中捏着一份打印好的资料满脸的兴奋和激动推开门。
听到这句话,徐川将手中的圆珠笔直接丢到了桌上,快速的站了起来:“情况如何?我看看!”
由不得他不关心,这一次的实验数据,对于小型化聚变装置的实现至关重要。
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压缩和控制,关系到聚变堆的最终大小。
梁曲咧开嘴,满脸的笑容:“等离子体的压缩状况非常优秀!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反应堆做到现在三分之一大小!“
接过解析数据,徐川认真的翻阅了起来,一张张的图片和一份份的数据不断的在他眼眸中流过,相关的分析在脑海中波动着。
从解析出来的数据来看,25T左右临界磁场强度的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能将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虹膜,压缩体积到原先的二分之一左右,且保持持续的稳定控制。
如果再继续进行压缩约束的话,氦三与氢的模拟碰撞会产生剧烈的能量波动,导致等离子体湍流中的粒子超出约束磁场的控制,进而对第一壁材料造成严重的破坏。
看着上面的数据,徐川简单的在心中计算了一下。
二分之一压缩率,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氦三氢气的模拟运行数据,和实际的氘氚原料聚变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前者不会真实的进行聚变反应,在碰撞的过程中不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而后者则会随着每一次的碰撞与聚变,进一步的提升约束难度。
从计算数据来看,这次的实验如果更换成真实的氘氚原料进行点火控制,其压缩强度应该能达到三分之一
而按照这个数据进行计算,眼前的这台华星聚变装置的体积,也能跟着缩小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区间。
如果运用改进型超导体材料进行提升约束的话,这个数据能再提升一倍。
理论上来说,运用改进型超导体材料替换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华星聚变堆的体积,其直径能缩小到三米左右,高度能降低到一米。
这个体积已经很小了,说是微型聚变装置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再结合配套的设备,放进航天飞机里面,问题应该不大,但如果要运用到战斗机上的话,恐怕还不太行。
毕竟航天飞机的用途主要以科研为主,体型可以大了进
第五百四十七章:重新定义航空与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