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干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的王朝断根。
而且,大明的主体族群也有足够的规模,改革之后纯血大明人就有四亿两千万。
相对总体的七亿多人,仍然占到了六成。
更何况,这六成大明人,还直接关联着一亿四千万混血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很难分彼此的。
纯土人只剩下一亿五千万了。
所以大明不能借鉴历史上英法美在殖民地和族群管理上的策略。
不能像美利坚敞开了吸纳泰西的精英那样,让神州周边各族精英以直接加入大明。
大明的主体族群不会允许决策者那么干,那是在损害大明主体族群的利益。
关键是,吸纳了对方的族群精英,对方的族群本身仍然存在。
大明要吸收的是对方的族群,而不是某些特殊的个体。
大明能参考的对象是历史上的露西亚帝国。
一个需要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一个反复诈尸的大体老师。
露西亚帝国在族群事务上存在的问题,在大明内部其实已经存在并显现了。
本来应该被同化和吸纳的次生族群,并没有真正的完全融入主体族群。
西部和南部的斯拉夫支系族群,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族群认知,而不是融为一体。
族群融合的最佳时间,是在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出现之前,也就是古典王朝时代。
工业化的过程,持续的文明开化的过程,也就是构建现代族群认知的过程。
大明国内的局势其实已经到了临界点。
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族群管理制度,剩余的土人可能会出现类似斯拉夫人的情况。
朝鲜人、和族人、吕宋人、暹罗人、缅甸人,都属于天朝文明圈,但却不是大明人。
朱靖垣要让他们等同于山东人、苏州人、浙江人,成为大明人的子集,而不是交集。
如果过了这个临界点,还想要完全掌控他们生活的土地,就只能让他们彻底消失了。
朱靖垣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看着自己的两个幕僚,对他们也是寄予厚望的:
“我们要考察的方向,是对方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文化契合度。
“看对方的生活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像是一个大明的普通人。
“这些考核要特别避免涉及到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能够影响的因素。
“所以考试的问题,要尽可能的生活化,日常化,不具有知识层面的难度。
“只考察对方的表达能力,表达方式,大明雅言的使用是否熟练。”
林则徐和牛鉴以及官员们听了再次纷纷点头。
这么考试,招募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工人,不会影响大明精英阶层的利益。
也不会影响普通人的利益,因为通过考核的外族,也能获得和大明工人相同的报酬。
这会让这些外族失去本来拥有的相对廉价的优势。
这些外族和大明人本来就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从外部专门引入的廉价劳动力。
考试没有难度,只要学会大明雅言,拿到证书就能加入大明人群体。
直接的薪酬利益标准,会驱动着这些普通人,用尽一切手段学大明语。
还能增加一些岗位,增加一些就业机会,让普通的大明人也可以去当大明语的老师。
朝鲜人、和族人这种本来就基本会说大明语的,整个族群应该很快就会直接消失的。
其他形象与大明人没有明显差异的,也应该能迅速的消融。
至于有明显差异的,那就用通婚不断的洗吧,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大明人的。
第二七三章 大明能够参考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