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在镇西侯自立孙子为定王的时候,就叫嚷着让三王清剿,其实他的心最虚。
更让他虚的是转眼就是冬天,冯大人虽然主管全省,却挡不住下面有贪腐的官员,哪怕银省今天的收成不错,没有受到过多的天灾,在赈灾的方面也做不到全面,相当一部分的难民前往西疆,据说有一部分一去不再回头。
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谢家只要给他们房子,再给一块地,难民们就抛弃家园成为西疆的居民。
如果这是夏天,如果这是秋天,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出现,冯亦道想到这里觉得腰腿的痛都上来,脑袋跟着犯混,他苦笑着想这是精疲力尽的感觉,可他还有春天的前半段,那既不是收粮食的季节,野菜也没有长出来,俗称青黄不接的日子要度过。
还有半天就要到赤城的外围,和镇西侯约好对话的地方,冯亦道喝几口热茶,把眼睛微微闭上,脑袋往后靠在轿厢上,他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再打起精神和镇西侯纠缠。
这样的姿势就能听到北风从耳朵下面穿过,隐隐的夹着马蹄声,有人要过来,冯亦道无奈的睁开眼,祈祷上天赶紧结束这件事情,赶紧的让一位皇嗣登基,甭管是谁吧,至少有个主事的而不是件件事情都由自己担着。
马声在轿子的外面骤然止住:“回大人,平河套省的姜仲离将军在十里之外,他听到大人在这里,这就打算过来拜见。”
姜仲离?
冯亦道的脑袋现在不是晕,又添上一道道的旋,让他眩晕的肚肠翻腾着想要吐出来。
这也是一个乱世为王的家伙。
平河套的地方占据中原腹地,是所有省份中最让人羡慕的地方,水草丰美马牛羊无数,天气接近南疆而不是那么的冷,又比南疆好是冬天有雪,保证第二年的收成。
姜家就是贩马牛羊起家,为保证生意上的顺利而子孙习武,有一位在武举大放光彩,最后形成武将的世家。
先帝们不肯让姜家在自己的地盘上当官,姜家的将军们辗转数省及数代,最后终于回到自己家门前当官,这样一来平河套不管派谁去,都要看姜家的脸色。
冯亦道当年外派,差点就去平河套,冯大人费尽心思才来到银省,也一直留意接替他的官员结局如何。
第一位还算好些,年纪大了而没当几年就告老还乡,第二位直接倒向姜家,本朝的先帝去世以前,往平河套派去一位心腹,专门督促平河套的粮食及畜牧,三王进京没有几年,姜家如今的当权人姜大江直接一刀宰了,对外宣称那位官员的几十大罪状。
三王之所以没有动姜家,倒不是三家合兵动不起,而是姜家占据平河套以后并没有断绝往京城运粮草,三王暂时放他不动。
姜大江这样的举动其实与谢家没有区别,不过就是谢家公然自封定王,姜家还打着以前的官职。
冯亦道应该讨厌的是姜大江,不过姜大江没有儿子姜仲离,他不敢这样做。
姜仲离是近十年里公认的武将奇才,这样的评论因为姜家在全国的眼里,以前仅仅是一位武官,如果出在谢家,世子谢运应该出色,没有人会认为谢运是奇才。
柚子的耀眼,与它呆在苹果堆里有关,如果和西瓜放在一起,也就落伍。
冯亦道由那位倒霉的官员推到自己,他相当厌烦姜家,可是要和镇西侯对话,却不能不联络相关的众人,如果三王肯来的就再好不过,这次对话也早就举行,却推迟到现在,是冯大人往京里去信,在等三王的回复。
三王惜命,当然不来,冯大人只能自己当个组织的人。
他叹气:“有请姜将军。”
姜仲离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见到八抬的官轿落在道边,一位面容稳重只是眉头带着紧锁痕迹的中年人站立在轿子的前面。
姜仲离暗暗的满意,冯大人对自己倒也敬重,也是,他看得清自己的处境,镇西侯第一个动手的人,一定是他。
他带笑着大老远的就跳下马,雪地冰寒,只听到靴子落地“梆梆”的一声,大老远骑马的姜仲离既不会腿麻,也不会腿酸,他这就拱手到地,半直起身子堆笑满面:“能见到冯大人是三生之幸。”
冯亦道又想叹气。
第九十七章,二姑娘美,二姑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