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同时对各个宇宙发动了入侵,现在战果刚刚汇总完毕,情况就和这边一样顺利:麻痹大意的基层梅洛瓦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警觉性,他们已经无敌太久了,以至于遭受突然袭击的时候绝大部分驻守军队都没反应过来。其余几个宇宙的战斗正在陆陆续续结束或者进入尾声,现在分舰队的一部分指挥官正在他们刚刚占据的区域建立前哨基地,我们要在梅洛瓦人的每一个世界掀起战火,这会让巴瑞安胆战心惊并且疲于奔命,但我们也考虑到了多线作战对战力的削弱和对指挥系统的影响,所以分舰队的另外一部分指挥官在完成突袭任务之后并没有就地驻扎,而是正率领着他们的舰队前去和其他分舰队合流。
我们研究了一下,发现梅洛瓦首府之外的几个宇宙具备特殊的利用价值:它们中有一部分是单纯的奴隶种族聚居点,平时仅仅能为梅洛瓦人提供资源和人口,有一个更是单纯的“鸡肋”世界,奴隶种族实力低下人口又少。还没什么有价值的资源,梅洛瓦人几乎没有在那里留下什么军事力量。这些宇宙价值低下,守备空虚,不被巴瑞安重视,然而对完全不需要依靠外界资源来自我扩张的帝国军而言,这些世界的价值根本不受影响。在将梅洛瓦的首府世界作为主战场的同时,我们也向那些荒凉世界派去了大量承载着希灵主机的“侵蚀舰队”,这些舰队将在梅洛瓦防守薄弱的世界建立更多桥头堡,我相信。等巴瑞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国土角落已经挤满了帝国的火炮。
两小时后,我们面前这颗星球已经被紧急处理完毕,浅浅的时间加速让这颗星球恢复的比预期的还好。现在它表面有一部分地壳已经被强行稳定下来,虽然希灵基地对环境几乎没有要求,甚至在恒星核心里也能正常运转,但我还是希望能踏在坚实的大地上的。至少这比较符合自己的习惯。
帝国上将号和一部分巨型母舰开始下降,并在接触到大气层上部的时候同时分解。庞大的星舰缓缓解体,星舰装甲板剥落下来,快速且精确地冲向大地,它们在接触到地面之前通过超时空装置完成了局部改装,随后变成基地的基座和支撑结构。装甲板上原本的火力平台转换成陆基防空阵地和星球要塞炮,辅助挂载接口转换成准备迎接各种工厂设施的通用插入端;星舰内预设的工厂模块则从舰载模式转换成行星模式,这可以让其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拓展空间,它们脱离战舰的框架,轰鸣着坠向大地。在星舰装甲板形成的基座完工几秒钟内准确就位,系统半秒内重启。生产线开始运转,在全新的连接模式和基地布局中轰鸣着工作起来,几分钟后,第一批战争傀儡军队便走下了生产线,这些崭新而忠诚的杀人机器快步跑向集结点,准备登上稍后就会离开组装车间,并且冒着热气的单兵战机和突击舰,无需过多指令,这些战争工具会在二十四小时后集结成一支星际狼群,每分每秒都以几何数扩增,并开始入侵这个银河系内每一个有梅洛瓦人呼吸的地方,直到所有敌人都变成焦土为止。
而将军城,就在第一批单兵战机嗡鸣着跳跃进入太空的时刻耸立起来,在这灼热的大地上熠熠生辉。
我和林雪是跟着舰桥部分——嗯,现在是将军城的司令塔——一起登陆的,不得不说,比起坐着登陆舱着陆,坐着一座好几百公里的星际战舰着陆要带感多了。等城市护罩闭合之后,我们两人才来到平台外面,看着这座军事城市在灯火辉煌中运转起来,视线中的每一座工厂都在涌出战争机器,这一幕不管看多少次,给人带来的那种震撼感都不会减弱。
尽管这些战地生产型的部队对希灵军队体系而言,只能算是炮灰和点缀,但我估计在这个军事抵抗力量并不强大的偏远银河,它们已经足够梅洛瓦当地驻军喝一壶了。
视线放到远方,大地只有一片暗红,刚刚冷却的远山上仍然有岩浆流下,基地外面的干枯大地上也缓缓涌动着灼热的熔岩河流,将军城下面应该也是一样的情况。这条件不算宜人,但比起在恒星核心扎营还是好太多了——也比太空基地好点,起码自己还能看见地平线。天空有很多巨大的阴影正在缓缓移动,一边移动一边投放下大块的结构,那是第二波次的巨型母舰正在将军城周边投下基地,很快这些母舰本身也会跟帝国上将号一样降下来,形成将军城的卫星城。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第一次见,但我还是觉得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