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是师长范哈儿 > 第三百四十六节 新加坡解围

第三百四十六节 新加坡解围

,所冒的危险相当大,所以此种行动必须由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直接批准。他对于太平洋舰队的快速航空母舰兵力在同一狭窄水域中作战也表示类似的反对。不过,联席会议中的其他三位成员(马歇尔、李海、阿诺德)一致主张把这些问题交给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去作决定,而金最后也同意这样解决。

    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始终不曾正式撤消对中国台湾的作战计划,他们只是将其搁置不作最后决定而已,此后在华盛顿的较高层计划会议中也就不再有人重翻旧案了。事实上,美**事当局所作的决定是入侵吕宋,跳过台湾,并以冲绳代替台湾。但这一决定的作成并不轻松容易。从头说起,参谋首长们几乎都相信攻取中国台湾及华南港口(同时跳过吕宋)是联军在西太平洋中的最佳战略。

    但最后,他们不得不面对下述的事实:至少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执行此种战略时所必要的资源。他们也不可能暂时停止向太平洋的前进以坐待德国的崩溃。最后还是后勤考虑迫使他们作成放弃进攻中国台湾的决定,不过其他的军事现实和政治因素也都产生相当影响作用。

    战略决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与其失之于轻率则毋宁失之于郑重。所以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经过反复辩论,实属理所当然。尤其是像美国所采取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其决定作为过程更是曲折迟缓。但其所规定的必须所有出席成员一致同意的原则还是正确的,由此可知孙子所云“兵者国之大事”在此已获印证。

    战略计划也不是在真空中作成的,必须要考虑到许多的客观因素。所以从纸上谈兵的观点来看战略,实不免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危险。理论上被认为是最佳的战略,却往往缺乏实际可行性。在战争中,也像在人类其他任何活动中一样,意外因素的出现非常普遍而且事先无法预测和避免,但结果却可能使原定计划功亏一篑。这对于负责计划和决策的人实乃莫大的困扰,惟一的对策就是尽量保持冷静,适应现实而万不可固执己见、缺乏弹性,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灾难。

    范哈儿和麦克阿瑟在曼谷敲定的合作解围新加坡计划,颇费了一番周折,光是调集兵力,建立指挥部,设计攻击预案等等,就花费了两个月时间,等到英国从印度抽调的殖民地部队抵达曼谷,真正开始实施新加坡作战的时候,新加坡的局势,却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变化。


    因为雷太鹏军在半年前进攻金兰湾,致使日军抽调了大部分在法属印度支那部队前去解围,虽然成功了将金兰湾保住了,却并没有将雷太鹏部剿灭,而随后范哈儿不断增兵雷太鹏部,致使日军的围剿一直没有彻底成功。

    这样一来,对新加坡日军的物资支持,仅仅依靠本土的海军支持,立刻变得捉襟见肘起来。而且他们本身进攻力量就不足,所以一直算是赖在新加坡,存心恶心那些同样筋疲力尽的新加坡英军而已。

    但等到范哈儿和麦克阿瑟并不太过保密的攻击计划一出台,山下奉文就再没了别的选择。

    就在远征军于仰光港口装船,准备配合已经前进到马来亚的中美英三国盟军部队发起对新加坡日军夹击的时候,山下奉文却突然代表日军马来亚方面部队,宣布对新加坡的围困已经彻底成功,从本日起彻底撤离新加坡外围阵地,日军决定正式绕道北上马来亚,直接打通和法属印度支那的通道。

    持续将近一年的新加坡之围,在没有再爆发激烈战事的情况下,因为日军的主动撤退,而成功解除。

    新加坡日军的撤退,对于正在进行的太平洋作战来说,绝对具有指标意义。

    对于热衷于战略研究的美国参谋部来说,尤其如是。

    西方人对日本发动战争经过的研究几乎都是以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为起点,事实上,1931年的“九一八”才是日本踏上武力侵略不归路的第一步。日本侵华本是以解决经济问题为目的,至少也是以此为借口,但由于中国的英勇抗战使战争延长,结果其不但未能解决经济问题,反而使经济压力日益沉重。到1941年侵华战争仍不能结束,经济情况则更形恶化,尤其石油储量日益耗竭,而美日关系也毫无改善希望。在此重重压力之下,日本当局遂终于作成“一不做,二不休”的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人的行为虽然荒唐,但又



第三百四十六节 新加坡解围  
黄初推荐:  重生之北美1776  
随机推荐:  神级修炼系统  绝代神主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星辰之主  天降鬼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我是师长范哈儿"
360搜"我是师长范哈儿"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