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球战术是如何变成了家中常备的进攻手段呢?即使当代足球中传中球的比重已经降低,那么这种简单粗暴的战术应该被历史所淘汰么?
就像艺术一样,很难说清传中具体是何时出现的。不过可以认定的一点是,这个足球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战术并不是在这项运动的早期由某人一拍脑门发明出来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
起初,足球规则规定球员们只可以回传或是横传——就像汤姆-克莱维利那样踢球,之后到了19世纪,盘带成为了主流,个人能力出众的球员甚至会直接把球带到球门里。当防守球员扑向持球队员时,持球队员发现一脚横贯球场的传球能给接球队员充足的处理球的时间,以便他们能够调整步伐继续盘带。
现在我们管这种球叫做大范围转移,在远古时期的2-3-5阵型中,球队的两翼各设有一名边锋,这样一来球队的进攻自然不会缺乏宽度。当时这种踢法类似于你和一只让你很烦的狗在玩取物游戏——你奋力将球踢得很远很远,然后看着对方后卫气喘吁吁地追那只皮球。
安德鲁-威尔逊是20世纪初的苏格兰国脚,司职左内锋,他是谢菲尔德星期三的出场纪录保持者和进球纪录保持者,他说:“如果你大脚将球传给我,对方后卫们会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擅长限制持球的进攻队员,但是当他们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传球时常常会手足无措。”
传中就是这种战术的必要表现形式之一。在1888年的足总杯决赛中,西布罗姆维奇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夺冠热门普雷斯顿,当时他们依靠的就是这种长传球战术,而边锋巴塞特发挥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和巴塞特同时代的边锋们都习惯于闷头带球到角旗区然后送出传中,但巴塞特却有着更加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边锋应该快速插上,赶在防守球员落位之前送出准确而快速的传中球会更有威胁。如今,边锋高速前插,在防守球员面对本方球门回追时送出传中的套路已经司空见惯了。
尤其是英格兰深深地爱上了传中球,这也成为了英格兰的一种符号,很多时候佟胡他们球队都是学习的英格兰,或者说是欧洲足球,现在还没请国外教练,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战术。
在上世纪的40、50年代,传统边锋在英格兰大行其道,涌现出了斯坦利-马修斯和汤姆-芬尼等边路大神,然而对于边锋的一味追求同时给球员遴选造成了错误的导向,明星边锋们恃**而骄,其他位置上的球员却怀才不遇。原本的优势转变成了劣势。
英格兰队在1950年世界杯上发挥不佳,而在1953年他们又在主场负于东欧铁骑匈牙利,对于这一连串的溃败,马修斯居然说道:“我认为球队的失利应该归结于主教练赛前的战术布置不当……,你不能告诉球星应该怎么踢球。”看见了吧,输了比赛,不是我的问题。
埃尔夫-拉姆塞爵士于1966年用“无边锋战术”率领英格兰队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在世界杯之前的1965年,拉姆塞爵士就曾经说过:“让两个球员始终站在边路的战术太奢侈,最终会让球队如同九打十一”。但是他的战术并没有得到延续。
英格兰人对于传中球的偏爱一直延续到了新千年——遥想10年前,英格兰球队依然不肯求变,或者每次改革都是浅尝辄止,每支球队都会为了得到一名左脚边锋使尽浑身解数。即使在现在,虽然传统边锋的生存空间已经被伪9号和逆足边锋蚕食殆尽,但英格兰的孩子们依然从小就开始练习传中脚法,其重要性仅次于射门训练,而且英格兰国家队在最近9场重大比赛中取得的进球都来自于边路传中。
由于很多时候英格兰的比赛成为了教科书,虽然现在意甲才是主流,但是那种高频率的防守对于业余球队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很多业余教练都喜欢高举高打的方式。
虽然这次比赛靠着对方宋茂治踢飞了点球获得比赛胜利,但是佟胡却更加想要球队改变这种打法,当然他虽然认识到了,只不过想要改变首先要过的就是教练这一关。
第32章 质疑的传中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