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暗暗气急的大皇子明辉看到并无多大怒色的父皇,心中着急。
父皇不会信这该死的杨志恒的话吧?早知道他就不要每年赵令献上的那两百万两的白银了,这赵令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母妃已经给他派了人手,又打通各处关节,他居然还能让人抓住把柄,这样的人,他当初就应该直接扔进河里淹死。
人头猪脑的蠢货。
“京城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的,如果没有一个有权势的人和这两处衙门打招呼,微臣不信这江南的盐赋这些年就像拼不全的馅饼,从江南运过来,每年都会露出很多,
这丢了的馅都跑进哪些人的肚子里了?而赵令任苏州布政使短短十年,就能把江南的盐道牢牢的握在他的手中?据微臣所知,这赵家也只是苏州的一个小世家,
在赵令任苏州布政使以前,并不显眼。
这所有的一切,都指出在赵令的背后,有一位手眼通天的主子。赵令每次进京,出入最多的地方,就是大皇子的府邸,这些不由得微臣不怀疑,
而且微臣得知,这赵令和大皇子同为前翰林院大学士林兰之的门生,说是同门也不为过。
这层关系也令微臣深深的怀疑。”
“臣等冤枉啊,每年各地的盐赋都有账可查,户部也是有档案底存的,圣上明察,微臣们就是万死,也不敢贪墨这些国之重赋,更不敢替人遮掩啊”。
被杨志恒提到的两个衙门的大臣都跪在地上,高喊冤枉,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和盐课提举司的提举纷纷狠狠的瞪着还在口若悬河的杨志恒。
“至于微臣弹劾护国公养寇自重,原因就更简单了,东南战事频频大捷,为何一直要人要钱,就是收拾不了那些东洋蛮夷?
相信这前日刚得大捷后,兵部尚书钟大人和户部袁大人也该接到了护国公从东南递来的要人要钱的折子了吧?”
这事关兵部兵卒和户部钱财的事,都会先由这两部尚书也看了,心中有成算,待交到圣上手中时,圣上询问,心中好有成算,才能在御前作答,是否有充足可以支持。
杨志恒也不管那两个盐税衙门的人在那哭冤枉,开始说护国公的事情。
兵部由大皇子明辉暗中掌控,东南的兵卒都是最充足的,护国公为了给他的大皇子外甥练兵,都是捡身强力壮的兵卒兵员,其他的体弱不行的,都扔上了对倭人的海战上,
十之八九都葬身大海了。剩下的兵员,护国公很宝贝,轻易不上战场,因此兵员总是不足。
这些大皇子明辉都知道,他从江南得的那些私盐的重利也都用于对那些宝贝兵卒的训练上了。
这件事要是让父皇知道,可是死罪,皇子养私兵,这是要谋反啊,是死罪,
明辉的额头开始冒汗了,他怕父皇顺着这条线问下去。
兵部尚书钟信坚望向大皇子,想问他的意思,可是大皇子此时脸色不好,根本就不看他,
钟信坚只得跟着户部尚书袁利伦站出来,
“回圣上,确是,微臣昨日刚刚接到护国公蒋将军的折子,正要奏请圣上”。
这折子的事情,兵部和户部都记录,瞒也是瞒不了的事情,钟信坚相信大皇子也不会怪自己的。
明武帝看着这要人要钱的折子,脸色也不好看了。他如今最愁的就是兵员和军费了。
如今整个大明四处开战,西北是抗击鞑靼,东南屡受倭人的搅扰,东北老毛子也不安分,西南还有早些年打趴下的金人,如今和西北的鞑靼有勾结的迹象。
明武帝因为这些战事的经费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偏偏最为富庶的江南的盐赋收不上来,派去的官员,去一个丢一个,
一个个都丢在了江南的温柔富贵乡里面,把他们的豪情壮志都丢了,和那些豪强乡绅勾结在一块,狼狈为奸,一丘之貉,把国之重赋盐一课都糟蹋进了自己的囊中,
贪官杀的也有一二十个了,都是科举出身的寒门进士,却一个个忘记他们受过的圣人言,做出这种残害百姓,误国的败举。
明武帝本来就打算接着这次赵令的案子把江南的盐赋收拾一番,那赵令在的苏州和扬州的盐运衙门和水运衙门都成了摆设,
这些领头的
第26章: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