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光却没有觉得苦,没有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
“嗯,岳州东西三百九十一里,南北四百一十里。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一千八百六十五里,西北至江陵府五百七十里,南至潭州五百五十里,西至澧州四百四十里,东北至鄂州五百五十里,北至复州沔阳县五百五十里。为江南要地,下设五县,巴陵,华容,湘阴,沅江,昌江。若是以岳州为中心,逐步吸引中原无田无地农户垦荒,则江南人口兴旺。若真如陛下所言,江南水稻可一年两到三熟,那江陵一带,便是我大顺之粮仓所在。中原天灾,都足以确保百姓无忧……”
徐崇光还是老眼光,在他看来,只有农业才是最根本的。其实他也知道,小皇帝开发江南,最重要的不是粮食,而是商业。但在徐崇光看来,诚然,现在的商税和船舶司的关税,占了国库收入一半左右,可毕竟还有一半是农业税赋不是?这还是小皇帝下旨,农税只收一成的缘故。要是像以往那样收三成农税,农税的收入也不低了。若是江南开垦出几百万亩良田来,农税岂不是一飞冲天?
徐崇光都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向小皇帝上奏,这一成农税太低了,是不是开征到两成农税?
这也是徐崇光的局限性,他不是不知道官员免税,寺庙道观免税。而偏生这做官的和当道士、当和尚的地产最多。而且这些和尚也像地主一样,将这些良田租给佃户,然后收租。又不用交税,又能坐享其成,和尚道士的生活过得悠哉游哉,一点都不“贫僧”,一点都不“贫道”。
只是徐崇光代表的就是地主阶级,而且是更高层的地主阶级,他会自挖根基,向陆承启谏言要收这些人的农税?想都不会想,因为只要他做了,他这个内阁首辅就当到头了。十品官制还只是限制了官员垄断,而一视同仁征税,就是要了这些人的命根子了,非要整倒他不可。文官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其能量超乎想像……(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