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浔听宇文修提到了简君平与陆氏,立时满脸的厌恶,道:“师兄理他们做什么,没的白脏了自己的手,我听说这些日子,简君平在朝堂上的日子很不好过,摆明了今上十分不待见他,所以,他的好日子且在后头,就让老天爷收拾他去罢,你的双手是用来杀敌的,那些敌人虽可恨,敢于上战场为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而战,却也从某种程度上说,算得上是勇士,简君平那样的无耻阴微小人,哪配你为他脏手”
明贞帝改元之前,已开始小范围内的在将朝廷一些职位虽看似不高,实则却十分要紧的衙门的官员,换成自己的人了,因为阁老王公们都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人之常情,见明贞帝的所为没有殃及到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看小说到网l
便是太后,一开始也只是冷眼旁观明贞帝的所作所为,这个儿子她知道,对任何人任何事的热度,都只能维持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一旦他发现治国劳心劳累还不讨好,当了皇帝也未必就能时时唯他独尊随心所欲后,她敢说他的热情立马就会消退了,然后继续开始以前声色犬马,甚至比以前还要荒唐任性。
她已经因为朝天女的事,惹得好些官员嘴上不敢说,心里却对她着实有意见了,实在不宜再将朝堂上的事事无巨细全抓在心里,总要有舍才能有得。
却没想到,明贞帝见百官和太后都对他提拔自己亲信的举动没有二话,胆子立刻大了,胆大不说,又会取巧,竟在大朝会上,没有任何预兆的忽然开口,将好些三四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也说贬职就贬职,说罢免就罢免,说更换就更换。
阁老们出列劝谏,他还十分光棍的道:“不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朕如今不过只是罢免一些人,提拔一些人而已,又不是让他们去死,怎么就不可以了这大邺江山,到底是朕说了算,还是你们说了算”
大邺江山绵延至今,皇权其实早已不若早中期那般集中,阁老们手里的权利也比早前大得多了,好些事阁老们不同意,做皇帝的,还真未必办得成。
可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说,这样的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让阁老们怎么好回答,只得赔笑:“当然是皇上说了算,只是”
只是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已被明贞帝截住了:“既然是朕说了算,那方才说的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于是好些中高级官员,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贬了官甚至丢了官,而这些官员,泰半都是先帝在时,十分倚重与信任的,不然就是人人都知道先帝宠幸的。
百官这才知道,原来先前反对朝天女们殉葬之事,并不是明贞帝真的宽和仁慈,而只是他的一时兴起,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故意与太后唱反调,再是嫡亲的母子又如何,一旦涉及到权柄,嫡亲母子同样随时都有反目的可能,要不怎么说天家无亲情,高处不胜寒呢
事实上,明贞帝仍是做庄王时的那个他,那个任性妄为,凡事都由着自己喜恶来,不在乎名声舆论的那个他,可现在知道了又如何,一样不能改变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不按常理的出牌了。
简君平恰好便在被贬官的官员行列当中,他当初能越级擢升回京,可是拜先帝金口玉言所赐,等回京后,先帝虽不十分宠幸,不敢说简在帝心,也算是在先帝面前有几分体面的。
明贞帝如今做任何事,都只一个原则,那就是先帝和太后喜欢的,他一律不喜欢,反倒先帝和太后不喜欢的,他怎么看怎么顺眼,简君平做为先帝喜欢的,他不遭殃,谁遭殃直接从从三品的光禄寺卿,一部主官,被降为了正五品的员外郎,还被贬去了工部那样的清水衙门,简直欲哭无泪。
太后这才终于后知后觉的想到,明贞帝向来任性胡为惯了的,怎么能以正常人的标准和思维来要求他这不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吗
勃然大怒,越发悔不当初之余,忙开始全方位的补救起来,一方面通过内阁和军机处向明贞帝施压,一方面让他提拔擢升的那些人出这样那样的岔子,一时间与皇上斗得是不可开交,总算在交手几个回合后,将几个被贬了官的官员给弄回了原来的位子。
只可惜,简君平又恰好不在此列,所以简浔才说摆明了今上不待见他,他的“好
第一百二五回莫名传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