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口,陈镒便直截了当的摆明了态度,否定了刚刚几个御史要求从严从快处理的看法。
这话虽是在回答天子垂问,但是,陈总宪的身子,却微微侧了侧,隐约朝向了底下一众大臣,随后开口解释道。
“方才大宗伯已然有言,如今春闱基本结束,进士名单,经七卿重新阅卷,陛下亲自审定,不存在任何异议,朝廷抡才大典,依旧顺利完成,故而如今善后之事,大可不必着急。”
“殿试读卷过程当中,波折重重,除了萧镃之外,内阁大臣江渊,张敏,朱鉴等几位大人,亦有疏失,此事涉及数位朝廷重臣,不可因急而匆匆处置,须得辨明内情,在做定夺。”
“至于民间所谓物议,臣这些日子亦有耳闻,其中颇有一些,是落第举子在以此泄愤,固然其中有真正为此事不公感到愤怒的举子,但是,这些士子们,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未必便能知晓事情真相。”
“尤其是关于萧镃和程宗之间的关系,臣已经以都察院的名义,发文向程宗所在地方衙门求证,调查程宗求学以来,是否和萧镃曾有过交际往来,待地方衙门回文之后,一切情况明晰,再行处置不晚!”
这话说的算是有理有据,尤其是,从陈镒这么一个科道之首的大总宪口中说出来,本身就代表着很强的态度。
陈总宪平时只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能够稳坐科道之首,他本身在言官当中的威望是极高的。
这番话说下来,不少跃跃欲试的御史,不由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刚刚义愤填膺的御史们,也有不少面面相觑,面露犹豫之色。
但是,这是对于普通的御史而言,对于朝堂上的重臣们来说,在听完这番话之后,他们的神色顿时一动。
陈镒会有这番表态,并不让人意外。
要知道,陈镒虽然性情秉直,但是,并不莽撞,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正常情况下,到了他们这种地步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是不会跟天子发生正面冲突的。
作为最容易得罪人的科道官员,在这一点上,陈总宪自然更加小心谨慎。
回顾往昔陈镒所做的事情,从最开始的左顺门跪谏,到后来的罗通之事,陈总宪都在竭力的平和天子和科道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萧镃的事情,早处置晚处置,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原则性问题,天子既然点了他出来,那么,陈镒会压一压科道如今过分激动的情绪,是正常的事。
但是,引起他们注意的,是陈镒的最后一句话。
他说都察院已经发文,开始调查程宗的人际关系和过往经历,所以不必着急处置萧镃。
这说明什么?
那自然是,都察院对于这件事情,早已经着手开始调查,而且,并不是像以前一样流于表面,而是真真正正的下了决心和手段去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陈镒没有明确表示出来,但是,他去调查程宗,其实很大程度上就表明,他对于现如今舆论和流言当中,对萧镃的这些指控,是持怀疑态度的。
换而言之,这位科道风宪的大长官,对萧镃隐隐约约,是带着几分回护的。
但是,这并不正常!
都察院独立于六部之外,理应对于朝廷的任何官员,都不偏不倚,陈镒作为左都御史,他平素也和萧镃没有什么交情。
说白了,萧镃这个翰林学士,虽然在旁人看来是清流华选,近侍之臣,但是,放到七卿的眼前,还差点分量。
所以,以他的身份地位,并不值得陈镒回护,更重要是,陈镒虽然是科道官员,但是,殿试的事情发生到现在也没几天的工夫,所有人掌握的情况基本都差不多。
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什么对于萧镃来说有利的证据。
那么,陈镒的做法,就值得让人思量了。
要么,是陈镒已经掌握了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情况,能够证明萧镃的“清白”,要么就是……
站在最前端的一干大臣眸光一闪,心中大约有了猜测。
在这朝堂之上,能够劳动陈镒花费这么大心思的,也就只有如今高居九重的天子陛下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请开始你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