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的offer。
此时,他正在麻省理工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实际上,陈舟选择在那个时间点上,找到张一凡,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课题组,也是有着些许考验的成分。
张一凡以自己的表现告诉陈舟,他值得。
这也是陈舟最欣慰的事。
陈舟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绝不是靠他一个人就行的。
他需要一个团队,一个保质保量的团队。
所以,他才会找到张一凡,开始组建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以及陈舟所在进行的科研领域,他才只找到张一凡一个人。
以后的话,陈舟的目标,反正是全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
收回思绪,将手机放在一边,陈舟倒没立即继续自己的物理学课题研究。
而是把材料学课题的相关资料,整理了一份,然后发给张一凡。
当实验室的事,敲定之后,张一凡那边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了。
至于实验设备,张一凡会不会用的问题,张一凡除了自己,还有没有其他人的问题。
陈舟则完全不担心。
华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前一年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就算有些实验仪器不会用,那学起来,应该也很快吧?
人的话,陈舟是早就跟张一凡说过的,要他找人组建团队。
根据张一凡自己所说的信息,他的一帮同样优秀的同学,已经找的差不多了。
而且,此时正在麻省理工就读的张一凡,想要找一批有志青年,那还不容易?
最不济,打着自己的旗号,也能摇到人了呀……
资料发送完之后,陈舟看了一眼,放在书桌右上角的,研究极小模型纲领的草稿纸,微微摇了摇头。
这玩意,还真不是陈舟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虽然有一定的思路,但陈舟却总感觉,自己似乎漏了点什么。
收回目光,不再多想,陈舟开始重新专注于眼前的高能物理课题资料。
在CERN顶多待一个月多点的时间,他需要抓住这次的机会。
即使已经打算将这里当做练手之地,那也得整出点什么才行。
想要寻找到重中微子,中微子振荡是绕不开的问题。
这也是中微子物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中微子振荡”这个概念出现以前,根据狭义相对论而建立的中微子标准模型中,中微子的质量应为零,并应该以光速行进。
然而,近年的研究似乎开始对“中微子的质量是零”这个假设开始动摇,也因此开始有人质疑中微子是否能够以光速行进。
科学家首次对中微子的速度进行侦测,是在1980年代早期。
通过从脉冲质子束射击而产生的脉冲π介子束,来测量中微子的速度。
当带电的π介子衰变,就会产生μ子中微子或电子中微子。
通过长基线的设计,由远方的加速器以此种方式产生中微子,经过地壳的作用,削减背景事例,来进行中微子振荡的研究。
透过检测加速器产生粒子,与中微子出现在侦测器的时间差,就可测量出中微子的速度。
结果却显示,中微子的速度是光速,与假设相符。
自然地,这样结果的实验,肯定会被重复。
只不过,当测量中微子的方法,改用了MINOS侦测器时,居然测出了一颗能量为3GeV的中微子的速度,超过了光速。
这个结果,显然是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
为此,CERN这边还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LNGS进行了合作实验。
结果发现,中微子的移动速度,确实比光速还快。
根据这项对渺中微子的研究,发现当平均能级达到17GeV的渺中微子,从CERN走到LNGS,所需要的时间,比光子在真空移动的速度,还要快60.7纳秒。
“比光速快6公里”,这是十分显着的差异。
第531章 一凡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