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抬起沟壑纵横的脸望着子路,眼泪在其间流动,她哀伤地说道:“然!以前吾舅死于虎口,吾夫也死于虎口,如今吾子亦然!下妾如何能不哀伤?”
泰山没有后世密集的人口和游客,其间多猛虎,为害一方。
子路闻言怒发冲冠,嗔目道:“虎穴在哪座山上?待我去将恶虎击杀!为此地除去一害!”
说罢就要持戟上山去打虎,然而他却被颜回制止了。
“子路,止矣!忘了夫子是如何教导你的么?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也必须请教父兄后才能去做,且听夫子怎么说。”
子路和冉求曾先后询问孔子,在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应该怎么做?
孔子对子路说,要先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求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
后学弟子公西赤不解,为何面对一个问题,夫子给两位师兄不同的回答。孔子答:“求也退。 ”冉有这个人啊,有点畏畏缩缩的,难得主动想做个什么事,我就推一把。“由也兼人” ,子路喜欢胜过别人,跟匹野马似的,就要给他套上笼头了。
面对暴躁的子路,孔子也严肃地说道:“由,诗言,‘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以身犯险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何况此事也有隐情,你先退下,让为师来亲自询问。”
子路也知道是自己冲动了,便讷讷而退,换了孔子下车,恭敬地在坟墓前再拜祭奠。随后和蔼地问老妇人道:“阿妪,泰山多虎患,既然连续有亲人被害,为何不离开此地?”
老妇人擦了擦眼泪,惨笑着道:“下妾等本是阳关人,之所以搬到山下居住,是因为此处没有阳关的残暴政令!”
孔子默然。过了半响后又朝坟墓拜了一拜,将自己的口粮给老妇人留下。上车时叹息一声,对子路说道:“子路要记住,苛政猛于虎也!”
子路凛然受教。
随即孔子对颜回说道:“调头罢。”
颜回由此知道,夫子是不会去阳关低声下气求助阳虎了,阳虎在阳关为富而不仁,逼迫民众逃亡,宁愿面对虎患也不愿回去受苛政。向阳虎求一分粮,就是为阳关鲁人增加一分苛政,这种事非君子所为。
“还是回去另想办法罢。只希望子有,子我能有所收获。”
和来时一样,师徒三人孤独地行驶在山道上。
孔子扭头看着那个越来越小的坟冢,心中哀叹:“初税亩、作丘甲,名为革新,可府库虽然充实了,但民众受的压榨越来越多。公田甚至达到了二半之税。纵观鲁国,行苛政的卿大夫何其多也,如今甄、廪丘两邑入鲁,只希望赵氏大夫像赐所说一样,能行些许善政……”
在岔路口,颜回握辔问道:“夫子。吾等回中都么?”
孔丘眼睛微眯道:“不,去曲阜。”
“鲁城行人署的柳下季大夫,费邑的公山氏,都可以试试向他们求助。”
……
而远在中都,赵无恤将俘获的大野泽盗寇也留在了这里,在借宿一夜后,再次拔营东行。去往曲阜。
冉求昨日与赵无恤相谈甚欢,言及政事对答如流,颇受赵无恤激赏,如今将要分别,所以他一大早也起来相送。
清晨时分,在走出几乎不设防的内城时,一行人却遇到了一群快乐的民众,他们嘻嘻哈哈地仰头望着城垣上一位中年男子。
男子四十余岁,模样俊朗,他留着一圈浓郁的胡须,没有束髻。就这么散发敞怀,随意地坐在高达数丈的墙垛上,怀里抱着一架瑟在轻轻弹奏,一旁还有个三四岁的孩子,正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爬在男子的大腿上。
瑟声清扬,歌声婉约,中都的民众乃至于赵无恤的武卒们都听呆了。
这也是赵无恤自离开晋国后听过最美妙的音乐,和下宫乐官乐师高有得一拼,可其中那份飘逸活泼却又是乐师高的大雅之音里不曾有的。
昨日见了有些古板的仲弓和闵子骞,冉求、公西赤也是知礼君子,现在眼前却突然冒出这么个放肆不羁的老男人,和中都守礼鞠让的风气颇为不合,赵无恤觉得有趣,不由问道:“这又是何人?”
冉求无奈地说道:“是求
第299章 苛政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