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月二十三日,一辆马车在数名轻骑的护卫下驶进西平应家别院,应家家主应旭赶到。
应浩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向应旭做了汇报,小心翼翼地道:“五哥,愚为了讨杨主簿欢心,花了近百两金,还请五哥见谅。”
收到应浩的信后,应旭从南顿一路急赶而来,日行百里以上,虽然身体强健,但毕竟是年过六旬,应旭的脸上满是疲乏。
“无妨,这点钱应家还拿得出”,应旭沉吟思索,道:“按你所说,杨安玄不像是要把郡军换械之事交于应家,要不然他不会一再声明以质取胜。”
猜了半天也猜不透杨安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应旭一抹胡须笑道:“多想无益。浩弟,你拿了拜帖送去驿馆,就说老夫明日登门拜见。”
杨安玄得知应旭赶至,道:“应管事,不敢烦劳应公前来,明日已时杨某前去拜见应公。”
第二天一早,应浩便来迎接杨安玄,在有心人的注意中,牛车缓缓来到应家别院。
经过一夜休息,应旭恢复了正常气色,站在门外相迎,两人见礼寒喧几句入内,将有心人的窥视挡在门外。
闲话几句,应旭问道:“不知杨主簿请老夫前来所为何事”
杨安玄笑道:“愚有一方,可炼精铁,特请应公前来商议。”
应浩泄了气,这位杨主簿真是铁了心要炼铁了,早知道那些买地买宅的钱就不能给了。
应旭目光炯炯地看着杨安玄,杨安玄来到汝南后,他派人收集过杨安玄的资料,信息越全对这位年轻的杨主簿越是惊佩。
不说其他,光杨家犁、云节纸,还有碧春茶等物就让应旭刮目相看,他年过六旬,看过、听说过不少年轻俊杰,能与杨安玄相比的或许只有太尉谢安和其侄谢玄,难怪郗恢会给出“风神秀彻”的美誉。
年前杨安玄来南顿筹粮,应旭慨然赠粮四千石,便是存了结交的心思,如今看来杨安玄准备还报了。
与应浩不同,应旭对杨安玄所说的炼铁之法很感兴趣,有杨家犁等物在先,应旭不认为杨安玄在说谎。
应旭甚至听闻杨安玄的这些杂学来自一名姓宋的野道士,传说这位宋道士是仙人下凡,若果真如此,光仙人授学这一条就值得应家为之付出了。
杨安玄笑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应公不妨随愚一起前去铁炉,炼一炉铁便知分晓。”
…………
应家铁炉,杨安玄、应旭、应浩围在铁炉之旁,看五名工匠炼铁,这五名工匠数代都是应家荫户,忠诚上不用置疑。
生铁在高温下熔化,铁汁欲流之时,杨安玄喝道:“将生铁水倒入熟铁之中,不停翻动熟铁条。”(勿细究)
铁炉旁热气腾腾,应旭汗湿衣衫,紧盯着倒入熟铁中的生铁水逐渐冷却、变黑。
等匠工夹起一块铁锻打了几下,应旭忙问道:“如何”
铁匠面现狂喜之色,高声道:“禀家主,这是好钢,全都是好钢。”
应浩瞪大眼睛,追问道:“你可看清了。”
“应管事,仆做铁匠三十余年,钢的好坏一上手便知。这钢坚韧紧密,杂质极少,比起咱家以前出产的钢好出太多,只需简单锤打便要制器。”铁匠兴奋地道:“有了此法,周家制出的铁算什么,仆估计这天下打铁的没有一家能比得上的。”
应旭哈哈大笑,道:“杨主簿,奇人也。走,咱们回厅堂边吃边谈。”
杨安玄心想,目前拿出来与应家交易的便是此法了,至于盘铁法、苏钢法作为技术储备留于以后,也要防着应家有变,自己有办法、有能力应变。
连敬杨安玄三杯酒,应旭笑道:“杨主簿,此法可有名称不知从何而来”
“此法尚未有名”,杨安玄道:“愚从宋道士处学来。”之所以不以灌钢为名,杨安玄担心有人从名字上得到启发。
应旭暗叹,果然是宋道士,这位奇人莫非真是天上神仙,杨安玄能得仙人赏识,福缘不浅,难怪崛起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应浩按捺不住心中狂喜,一直以来应家铁业被周家压制,总算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第一百九十四章秘技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