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脑,异常兴奋。
其中交代给何天的事情最难,那就是现在,立刻,写文书。
众人知道的也好,听说的也罢,甚至何天自己编造的也无妨,总之历数彭县令几年的罪证,不求天衣无缝,但求稍稍经得起推敲。
何天想了想,首先从杨珍春的冤案开始,下笔行云流水,引经据典将大洛律例写的清清楚楚。
接着,无论是众人知道的,还是众人听说的,他按照时间顺序,开始罗织罪名:
开元二十四年春,长安县县令彭家庆侵占某良田,逼死苦主·····
开元二十四年秋,长安县县令彭家庆收受贿赂,徇私枉法,将原告打成被告····
开元二十五年夏,长安县县令彭家庆找人为死囚顶罪·····
一直到开元二十七年,长安县县令彭家庆与前不良人一都一司六制制使结为朋党,以权谋私,过后壁虎断尾,上下打点,置身事外。
这里只写了以权谋私,却并没写何事,因为谁都不知道前制使跟彭县令搞了什么名堂。
这件事本来是隐秘,事涉不良人衙门,是高天赐思虑再三让加进去的。目的有二,一是试探下不良人衙门的态度,他刚才想到一些可能。
其二,郭庆说了,前制使是与彭县令、马驿丞,还有黄统领三人走的近。他提此事而只提彭县令,目的也是要震慑两人。
既然决定从长安县开始他发家致富的道路,又不知道长安县哪里有蛇,那就不妨先打草惊蛇。
“厉害,何天,你不亏是书生,简直是做刀吏的天才啊。”高天赐由衷的赞叹道。
何天闻言,脸色却有些不好看,但转念也就化作苦笑,表情竟还有些萧索。
高天赐意有所指的问:“你很反感刀吏二字?”
“反感有何用?大洛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日为吏终身为吏。”何天目中无神,呢喃道。
高天赐挑了挑眉:“你是修儒家的?哪一门?”
“浩然正气,亚圣书院。”何天说到亚圣书院,神情中竟更加落寞。
听高升讲三教九流时,高天赐记得,九流中的官,就是三教中儒教的亚圣书院一脉。
亚圣书院不像天书阁类似于修神通,更不像名楼修言出法随,亚圣书院说修行不如说学习。亚圣书院广招学子,教授治国为官中正之道。
每年亚圣书院都有遴考,考中直接可以候官。而普通考生则不然,他们要一步步考功名,熬到胡子花白也未可知。
可以说,在天下书生儒生眼中,亚圣书院才是读书人的圣地,地位远远超过国子监。
“既是亚圣书院弟子,因何获罪?”高天赐不解,亚圣书院那么大的名声,能进入其中,本来就已经说明能力了,怎么会做了不良人?
“因一篇文章,算了,不提也罢。”何天索然。
高天赐最受不了这不提也罢,就如同有人跟你说,拉屎不必拉净,拉一半得了。
但人家不愿意说自然有不愿意说的道理,不能因为好奇就戳人家痛处,上司也不行。
他虽然不知道何天为何获罪,但他知道何天的苦恼。
古往今来,读书人无外乎两种目的,其一,位极人臣,光耀门楣。其二,做一个名仕,名留青史。
而吏与官不同,就像宋江当初就是如此,一日为吏终身为吏,做了吏就不可能再做官了,更何况还是不良人衙门的吏。
高天赐傲然一笑,姿态狂放道:“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自古功与名,不可同日语!”
这是元末诗人杨基的诗,被高天赐稍加更改,用来劝慰何天。
在场有文化的不多,但仿似也能听出其中的不羁与豪迈,纷纷看向高天赐。
而何天却不同,他是书生,更是亚圣书院出来的儒生,文化底蕴越深,感触也就越深。
他如遭雷击似的呆立当场,一副傻了般的模样。
高天赐暗自满意,心说前日朝堂之上就已经领会到了诗的力量,如果前朝隋真的是他认为的那个隋,那么现在是诗道刚刚要崛起的时候。
自古诗词
第二十三章 不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