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出口,年轻人谈恋爱的,此时开始下山,给女朋友向个羊肉串,也是浪漫的事。
更何况,新世纪以来,国人的麻将风潮扑面而来。夜晚麻将至半夜散场,赢了的人请客,在老陈师傅这里买一把羊肉串,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既然有如此商机,为何没有竞争对手呢?这里不仅是陈师傅的厂门外,也是他的家门外,他是在此处有根的人,别人不会故意为难。最为重要的是,他是厂里出名的大师傅,掌勺的。按工友的说法,陈师傅的手艺,要不是在家照顾有病的老婆,到哪个大酒店,都是万儿八千的挣。
这是容城美食的一块招牌,时间长了,本地人吃羊肉串都以陈师傅的手艺为标准。以至于到新疆旅游的容城人,吃新疆的羊肉串时,还不忘说一句:“还是我们容城老陈的味道好些!”
从那以后,老陈每晚的休息时间,只有四个小时。毕竟,他收摊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了。但是赚的钱多,起码是他在工厂工资的三倍以上。除了保障老婆的医费和冬子的学费以外,还买下了边上一座老房子。
这房子其实也是工厂的,原来是分给职工的宿舍,红砖红瓦的二层楼,上下各两户,中间是楼梯,楼梯下面的转折处是楼梯间,有自来水龙头和池子,里面是厕所。一楼是男厕所,二楼是女厕所。
每一户内,是里外两个通间,用常用的话说,就是个小型筒子楼。当时工厂缺钱,就把这些在厂区外面的职工宿舍作价卖给职工,也到容城县房产部门办了房产证。当然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当时一户人家的两间房,总共也就给厂里交三千元。
工厂大量裁员减工资,有些技术的,生产一线的,就跑到其他的民营钢厂工作。没多少技术的,就跑到广东浙江打工去了。过去旱涝保收的工人,没有多少储蓄意识,以为国营厂可以保他们的一生。到了交房款的时候,另外三户就有些为难,再加上人要到外地工作,这房子也太破旧了一些,毕竟是五十年代修的,就有卖指标的意思。
所谓卖指标,是当时的流行说法,毕竟工厂把宿舍卖给职工,价格肯定还是比市场要低些。这个房子按当时的市场价,应该值四五千,厂里只要三千。
这四户人家,只有老陈拿得出钱了。另外三家想要现钱,于是,老陈以每户五千的价格,把房子都买了过来。此时,邻居才知道,老陈半夜守着个烧烤摊,原来赚了这么多钱。
天下没有小生意。
老陈当时也有他的考虑。第一,他不是容城本地人,父母在外地也早就去世了,他没有根。在容城有个独立的房子,也算是在此地立住了。第二,冬子长大了要成家,把这房子翻修一下,也可以作新房。第三,自己在这里卖羊肉串,光在街头露天生意做不大,受天气影响。如果自己再想扩大规模,办一个正经的烧烤店,下面两户的四间房,就是两个门面,人可以住楼上。下面一间作操作间,另外三间,可以摆六张桌子,那就成了大生意了。
谁能够想到,这看起来很老的红砖住房,可以作为做生意绝佳的门面呢?
老陈知道,他看到工厂走下坡路的趋势,也看到自己烧烤摊的兴旺。勤劳的人饿不死,有手艺的人有饭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这老厂里,做小生意,他的起步是最早的。
冬子的母亲叫芦花,虽然有肾病,但日常的生活还是能够自理的。羊肉串制作过程比较麻烦,肉要洗要腌,作料要准备,老陈回家后剁肉,芦花就帮忙往签子上串,夫妻的配合中,家庭兴旺的氛围就比较浓。
那是冬子最幸福的时光,父母太宠,不让他干活,他就跑东山公园去玩,寒暑假也没亲戚走,除了按父母要求,偶尔到葛校长家去一趟,剩下时间,几乎都是在东山公园游荡中度过的。
他有一件事不太理解,父母总要让他到葛校长家去。虽然在那里,也有几个孩子可以一起玩,但都比他年纪小,他们都是葛校长的孙辈。按从小的习惯,他叫葛校长和桂老师:“爹爹”、“家家”,就是外公外婆的意思,叫葛校长的的子女,就叫舅舅和姨了。
但是,他确切地知道,他与葛校长一家,没有血缘关系。他自己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他母亲芦花,甚至不知道自己老家在哪里,是流浪过来的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钢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