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五、六天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几乎完全印证了市晨以及史文博的猜测。以松江为源头,几座存在汇丰银行分行的城市为基点,粮价向周边地区辐射,逐渐降低。南京城距离松江比较远,但因着澳洲的大型运输船,粮价开始缓缓回落。
今天可能还将近三两一石,到了明早,就变成了二两八钱。
松江因为是源头,粮价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户们不停地购买着粮票,市井百姓十几户、几十户人家的凑份子,凑成一百两银子,吴上一张粮票,而后一帮子着推着独轮车去黄浦江畔的经济开发区往回运送粮食。
一来一回算起来不过一天的时间,却能买到远远低于市价的粮食。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松江府的粮食变成了有价无市。哪怕个别的米店摆出了二两一石的价钱,也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根本就没有生意上门。
这一反常的市场行为,直接导致粮价急速降温。粮商在松江、南京等城市无力可图,只得将粮食转运到粮价更高的地方套取利润。
粮价的大幅度跳水,甚至直接引起了市场的恐慌。那些盲从着囤积粮食的小地主、1小商人,眼瞅着再不出手不但无利可图,反而要折本,干脆就趁着粮价还没有降到冰点,急吼吼地兜售出手。而与此同时,无形当中整个粮食交易当中,逐渐变成了买方市场。
老百姓不是傻子,以前粮价高,还不容易买到,而且还在不停地上涨,自然趁着能买到就多买一些:可现在情况完全相反了,今儿买了明儿就得亏。家里有存粮的,干脆就观望起来,琢磨着等存粮吃完了再说。也许到那时候粮价会比现在更低:家里没存粮的,干脆一天买一次米。每一次也不多买,最多买上够吃一天的。追涨杀跌,古往今来无不如此。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几座粮荒重灾区的主要城市,如南京、扬州等,粮价开始逐步下挫。从一周前的四两八钱变成了现在的均价二两三钱…这一价格已经迫近粮荒前的价格,意味着那些幕后黑手几乎已经无利可图了。最要命的是,只要这种情况再持续半个月,粮价就得彻底的崩盘比现在还要低1因为眼瞅着第二季粮食就要收割了。新粮上市,旧粮总会发生一定幅度的贬值。
事情到了现在,已经完全步入了澳洲人设计好的路线。只要没有意外发生,那些大户们最多再坚持上几天,就得急吼吼的抛售。
粮食可不比其他物资,这东西存储起来存在一定的损耗。不论是天气因素引起的霉变还是无处不在的老鼠、虫豸,乃至粮食本身水分的蒸发,存储的粮食总会发生损耗。
见风使舵从来都是商人们的常态。眼瞅着粮食一日数跌,生怕亏本的商人们,已经管不了许多。甚至都懒得理会幕后黑手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干脆随行就市,四处转运粮食,开始套现。而幕后黑手们同样不好过……
为了把马士英搞下台,不论是江yin黄家还是镇江钱家,都投入了巨额的家财。
哪怕这几家都是几百年的世家,到了现在也支撑不下去了。大家族力量大,同样负担重。家大业大的,那么多的人口,真要是损失惨重了,想要再翻身难比登天。此前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说,族长说什么是什么,大家伙拧成一股绳,一门心思将族长的意图贯彻到底,一切的反驳意见都隐藏在了表面之下。现在遭遇了这么惨重的失败,人心浮动,那些水面之下的不和谐因素一股脑的跳了出来。
有的主张立刻抛售止损,有的坚持死磕到底,还有的干脆就质疑族长的权威,要求其下台好让自己取而代之。虽然现在只是略微阻碍了这些大家族的执行力、行动力,但可以预见的是,粮价崩盘的那一天,就是这些大家族彻底混乱之时。
粮食无人问津,而与之相对的是,粮票的销售却异常的火爆起来!
粮商们一面抛售着手中的存粮,一面用套现的银子大笔的吃进粮票澳洲人堆积在上海码头上的粮食已经充分证明的粮票的信用。而且申晨这丫头还耍了个滑头。停泊在上海码头上的船舶,经常xing的早晨出海,在公海上重新刷了油漆,换了船名,第二天早晨再开进上海码头。
然后从船上卸下一袋袋的沙子当然,总会有几袋外包装比牛皮纸强不到哪儿去的,意外破裂开来,从而让白huāhuā
457江湖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