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铁匠作坊带来。
经济是一个很完整的学科,虽然同为文科,赵信了解的也不算多,可是总算比这些土著了解的多。
在没有名正言顺的用税负来代表,因为已经习惯了十抽一的前提下,贸然的提升税收,哪怕不影响整体的生活,也会迎来巨大的反弹。
可是,完全可以把税用费来代替,未来的定海军,市场的,工厂,甚至是销售情况,完全都是由定海军把控的,调整其中的比例,让居民和工人们生活幸福的前提下,悄无声息的把产品推行下去。
就比如说现在的铁器一样,成本价,永远拿不到的,13文的成本,到75文,甚至更高的零售价格,其中抛开给予工厂的利润和人工成本之外,剩余的,都是净收入。
在老板跟政府是一体的情况下,这也算是变相的收费,这样,只要定海军的人口足够,仅仅依靠定海军的人员,就足以支撑起强大的工业。
中国,之所以可怕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勤劳的民众。
在整个世界都是同样发展的前提下,为什么中国能够发展到一亿的人口,可是欧洲,还是在小国寡民之下,几十名骑士,几百农兵,都可以被称之为大军的时代,粮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说这些就有些远了,抛开不提,当这个不锈钢币,可以替代80-100文的钱的时候,一贯钱只有就10枚,也就是200克,只有铜币的二十分之一,对于大宗交易的时候,已经是节约了很多了。
打个比方吧,现在的足额的铜钱,一贯钱是4公斤,10贯是40公斤,一个成年男性,在力量普通的前提下,最多只能够拿起20贯左右,单纯的钱,已经压得他走不动路了。
当然了,铜钱的币值很高,一个包子10文,一贯钱,差不多就是普通人一天奢侈的花销了,可是对于大商家来说,那就非常不方便了。
哪怕是携带一辆车,也不过是装下100贯到200贯,小规模的购买还可以,大规模的购买,就真的不行了,银子和金子,已经流入到了市场,在一些大宗交易的时候,作为货币,可是其中币值波动较大。
在宋初,一两金的价格,大概是8000文,也就是8贯,到天圣六年,40年的时间,不过是8800文,涨了差不多一成,按照时间来说,还算比较平稳。
可是之后,伴随着战乱和其他的情况,金价持续上升,折宗时期,就已经超过万文了,不足二十年后,徽宗初年,就已经到了32贯,足足涨了差不多3倍多。
就算是普通的年份,伴随着夏收和秋收,还有其他的一些波动,金价也开始巨大的波动的,再加上总量很小,不足以支撑大宗的交易,往往是被当做国际货币。
比如说,澶渊之盟和庆历和谈之中,跟西夏和辽国合约之中,北宋拿出来的都是银子。
金银,很早就作为衡量单位和高端货币,可是一直都没有大规模的流通,原因就在于,中国产银很少,也就是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获得了可怕的金银之后,又通过丝绸和茶叶等贸易,大规模的流入到中国。
到明朝中后期,才确定了银本位的方法,在此之前,想都不要想。
正因为如此,赵信对于不锈钢相当的看重,坚固,耐用,不易磨损,这个当然是指日常的情况下。
只要做出来,单纯重量上,都可以让他的流通性提升20倍以上,更别说总量。
不说未来,当改造后的高炉,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处不锈钢,是以万吨为单位,就说赵信的卡牌系统,估计一天的产出,也会超过50吨,一年下来,也1.8万吨。
按照赵信粗略的定价,20克差不多等于100文,一千克就是5贯,一吨5000贯,1.8万吨,就是近亿贯,单纯一个卡牌系统,就可以支撑起一个可怕的钱圈,足以解决问题。
赵信找到牛大力的时候,牛大力还在实验,不过这一次还是失败了。
赵信一直都在看着牛大力的实验,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牛大力采用的,是之前炼制神兵利器的方法,直接用钢跟铬混合,然后褶皱法。
看到这个,赵信有些后悔的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