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快。
这次的合作中,苏联人只需要按照中方提供的图纸加工,按照图纸要求交付,非常简单,不需要去专门设计一条生产线。
要不然,这会让苏联人亏死。
不过,说不定他们也会去重新生产设备。
毕竟苏联现在缺的是生产任务,不缺钱。缺钱了,国家加印就是了。
404也得从以色列人手中拿到图纸,翻译好转交给苏联人,这样一来,交易会变得比较轻松。
苏联人早已悄悄地商量地差不多了。
此刻,作为航空工业部长的米沙维奇夫斯基对谢凯说道:“谢,对于这种合作,我方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合作没有问题,那么咱们再谈谈关于发动机的价格吧!”
谢凯脸上浮出了一抹笑容。
赵峥、王成峰等人这时才发现,谢凯之前东拉西扯那么多,甚至谈其它合作,所有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让苏联人降低发动机的价格。
这让他们不得不佩服。
对方可是一位才20出头的小伙子,却老沉得如同成了精的老狐狸!
很多五六十岁的老江湖都没谢凯这种能力。
对于谢凯再次提出谈发动机价格,苏联人已没有刚开始那样坚定了。
继续僵持下去,谈不拢,500架战机的加工业务,也得废了。
这次苏联人没像刚才那样,一直咬着200万的价位不松口。
rd-33发动机的价格很快从200万降到了180万美元每台。
只不过,谢凯依然不愿接接受这样的价格。
他加价加得慢了,但是依然从160万加到了170万。
在他看来,170万美元买一台rd-33发动机已是相当昂贵的。
当初枭龙战机从俄罗斯买的rd-93发动机,与这个一样,也不过每台230万美元。
那时的230万美元可没有现在值钱。
“先生们,我们这可是不需要技术的!这比之前,已经增加了超过50%,如果贵方还得继续要这样高昂的价格,我们的合作,就无法谈了。”
谢凯溅苏联人又咬死180万美元,怎么乐意?
对方不仅想要开工率,还想要更大利润。
太不地道了!
他可不会想自己在占了多少便宜。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看着谢凯,一脸不满,“就因为你们不要技术,所以才会降低价格。而且,我们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帮你们加工零部件,已经是看在友谊的份上,生产一款新的战机,我们需要制造不少的设备,这些投入,在没有了你们的订单后,都白费了。”
对苏联人来说,谢凯实在太过抠门了。
拿下那么多订单,仅仅只是装配一下,就从中获得很大一部分的利润。
雷达跟航电系统这些值钱的,苏联都插手不了。
谢凯居然还在发动机上压价。
谢凯当即对着苏联一干人解释着:“诸位,这款战机的利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如果不是价格低廉,我们也无法拿到多少订单。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再说了,咱们双方的电子技术都没法跟西方比,成本高,航电跟火控雷达就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
苏联人何尝不知道?
不过,按照他们的推测,中方的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总成本绝对不会超过400万美元。
再加上发动机跟其它机械零配件,每架战机至少有超过300万美元的纯利润。
所以他们并不打算让步了。
即使rd-33发动机以1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最终也会跟苏联人预测的差了不少,如果不是对方丢出500架战机的加工业务,没得可能谈。
2000台发动机,每台少10万美元,也是2亿美元。
2亿美元可以干很多事情了,不说发射好几颗卫星到太空去,也能让另外一架安-225制造完工,甚至还有结余。
谢凯也知道这几乎接近苏联人的底价,当初买rd-33发动机,以一
1301 究竟谁占便宜谁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