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之色,看样子他和这个邓茂七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教主用很沉重的语气继续说道:“去年瓦刺大军兵败之后,我曾写信告诉他,大明气数未尽,一旦驻守京城的军队南下,局势一定大变,让他赶紧抽身而退。可惜他不愿丢下跟随他起义的百姓独自逃生,想要带着他们杀出一条生路,结果落得如此下场。”
去年明军土木堡大败,瓦刺大军入侵中原,原本以为天下大乱,于是教主就派出了得力手下去南边的福建沙县起兵反明,意图趁着北方大乱,趁势席卷南方。
最初的计划是在攻下福建全境后,把队伍整编训练,组成精锐之师,再北上攻打京城。
但没料到的是,于谦居然在北京城下大败瓦刺大军,之后又说服草原大汗脱脱不花反叛。接下来于谦趁着草原内乱的机会,派遣悍将,抽调精兵南下平乱。
这样一来,福建的起义军在没有时间休整训练的情况下,和大明的精锐部队正面交锋,而且还中了埋伏。在这样的情况下,岂能不败啊。
武渊有些焦急的问道:“那广东的黄萧养呢?他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哼!别提他了。”教主重重的冷哼了一声,然后用很愤怒的语气说道。
“邓茂七是不忍丢下百姓独自偷生,而黄萧养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去年我派人劝他暂缓起事,他不听。今年于谦派杨信民去招降,我劝他暂时诈降,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也不听。以为自己手下有二十多万暴民就天下无敌了,还自称顺天王,现在正带着大军攻打广州城呢?”
说到最后,教主更是冷笑连连,笑声中充满了讥讽。
广积粮,缓称王,此乃造反第一天条。
从古至今,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一统天下,并建立强大王朝的人就两个,一个是刘邦,另一个就是朱元璋,而他们两个都无一例外都遵守了这个天条。
昔日楚霸王项羽君临天下,刘邦夹着尾巴,卑躬屈膝做了好几年的窝囊废,这才找到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至于朱元璋就不用说,广积粮,缓称王,就是当时朱元璋手下的谋士给他出的主意。
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稍微取得几场胜利,尾巴就翘到天上了,像黄萧养这种人根本没有皇帝的命。
“这不是白白送死吗。”
听到这话,武渊脸色煞白。广州城乃是整个广东最重要的城市,城池不说修的固若金汤,但也不是一群缺少大型攻城器械的农民起义军,可以轻易攻下的。
要是造反有那么容易的话,大明早就改朝换代了,哪里轮到他黄萧养啊。
教主冷冷的说道:“他以为自己是第二个朱元璋,什么人的话都听不进去。我得到消息,董兴剿灭了福建沙县的义军后,正率军火速赶往广州,我倒要看看黄萧养还能嚣张多久。”
看样子黄萧养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大明的军队都不堪一击。他不知道,去年所有的精锐部队都去保卫北京城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如今在北京城下用血肉之躯硬挡瓦刺铁骑的百战之师来了,黄萧养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武渊满脸愤怒的大骂道:“蠢货。没有本教暗中协助,他哪来的二十万大军。他自己想死不要紧,还连累了跟随他起义的穷苦百姓,真是罪大恶极。”
邓茂七是教中弟子,但是黄萧养不是。他跟也先一样,和这个神秘教派是合作关系。而很明显的是,黄萧养比起也先差远了。大事还没成,就开始目空一切,真是蠢到家了。
教主叹了一口气,说道:“行了,别说了,现在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你马上去云南,按照原定计划行事。福建和广东两地,我们已经一败涂地,我可不希望云南这边重蹈覆辙。”
武渊斩钉截铁的说道:“教主放心,我马上出发。”
教主看了武渊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千万不要大意,云南这边的情况并不比福建和广东好多少。若不是因为计划已经开始,现在停不下来,我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仓促起事。”
“还有从去年起,一直有人暗中和本教做对。说服脱脱不花投靠大明、救出朱祁镇、买通邓茂七身边的亲信应该都和他们有关。最可恨的是,我居然一点都查不到他们的来历
第194章 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