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明鹿鼎记 > 【1061 信王选后】

【1061 信王选后】

    经过朱元璋对于内宫如此细心的管理,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明朝在制度方面限制了内宫和外戚权力,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没有出现内宫干政和外戚专权的现象。

    但弊端也不少,首先后族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了,自然是内宫干政外戚专权的情况,但用好了也是皇帝的一个强大外援。

    皇帝可以利用后族与文官集团斗,与一切不利于皇权稳固的势力去斗,自己去居中调节,从而大权独揽。

    但是很明显明朝在这方面制度上是一刀切,直接限制死了后、妃和外戚的权力,自然利用不到他们了。

    所以皇帝只能利用身体不全的太监来对抗文官集团,太监因为身体不全的原因,往往多是心理变态之人,所以一掌权就是祸国殃民,其副作用还是很大的。

    其次因为明朝的后、妃,及其宫女多是来自民间,并非出自世家大族,所以在培养皇子方面,多是培养出一些带有市井之气的皇帝。

    诸如明宪宗,他宠爱的万贵妃是他的奶妈,从小就陪伴他身边的,万贵妃出自普通家庭,从小所受教育不好,自然影响到了明宪宗。

    由此可见这个弊端,其实潜移默化之下,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皇帝多是带有市井之气,多是任性之辈。

    当然以大局观来看,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这个制度还是很成功的。

    使得有明一代276年,没有出现过内宫乱政和外戚专权的情况。

    朝廷为当时尚为信王的崇祯皇帝选妻之时,明熹宗的张皇后并不看好周氏,因为她年级最小,体质也弱。

    但当时祖母辈的宣懿太妃刘氏,明神宗的昭妃以忠厚谨慎著称,掌管着皇太后印玺,对选立后妃有极大的发言权,她却唯独在三位应选的淑女里看中了周氏,对张皇后说:“周氏虽弱小,以后必然要长大的”。


    周氏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国色天香。

    《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

    《旧京遗事》记载:“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见者识其有凤翥之贵矣”。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

    周皇后年少时,“尝岁时出拜亲故,当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

    宫眷暑衣从未有用纯素者,葛亦惟帝用之,余皆不敢用。后始以白纱为衫,不加盖饰。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后穿纯素暑衣,一时宫眷裙衫俱用白纱裁制,内衬以绯交裆红袙腹,掩映而已。

    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六月某日,后着珍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宝石为梅花缀于衫上,对镜梳洗。帝从后调之,后展手以扞,适为进瓜内侍所见,后深恚焉。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

    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

    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

    所以周氏后来进了宫,也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

    周氏还在内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

    《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所谓亲自操持家务,还包括亲自烧饭。

 



【1061 信王选后】  
轩樟推荐:  萌皇  崇祯盛世  《最猛三国》  甲午崛起  
随机推荐:  求道在万界  伊塔之柱  重启全盛时代  红龙传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明鹿鼎记"
360搜"明鹿鼎记"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