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发现他时躺在丛生杂草里,价值数十两的装备无影无踪,腐坏的尸首被野狗与渡鸦蚕食。
他留在家乡的父亲收到消息后积劳成疾很快去世,母亲不能接受发了疯每天站在村口树下等孩子,青梅竹马的姑娘在第三年寻了人家,给一个和他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富商做了小。
而他,只是东洋军府向朝廷年度报告中四位伤亡数字的其中之一,在十几个文件中出现,只有一个留下他的姓名,并在十几年之后被某个清理档案的吏员拿去烧掉。
应明并不觉得这样的剧情在这片土地上真的发生过,但他认为相似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无非是一颗炮弹、一颗铅丸、一支弩箭、一杆长矛、一次冲撞、一场失败的手术,几个家庭、数十上百人数年如一日的培养,全部灰飞烟灭。
一名跟自己奋战的士兵,最终能留下什么?
他看不上的戏剧,突然就有了意义。
至少应明看见的《伦敦记》,能证明一个死去的士兵活过。
如果换个剧本,也许能证明许多死去的士兵曾经活过,他们会活在以后。
等他同时代的人都死了,也许他还活着,活在每个看过戏剧的人的记忆里。
应明不在乎英格兰百姓看了这部戏剧会想到什么,能不能感受到汤显祖处心积虑的解构都铎王室权力,即使这部戏剧像他原本所想象的那样,在战争的应用上只是一场无用功也没关系。
他是个盲从陈沐的人。
在陈沐的对外策略中从来没用过怀柔手段,低级军官出身的应明也不懂什么叫因地制宜,在他看来陈沐能为帝国掌控新大陆,他也一定能用同样手段掌控英格兰。
但对他来说这次前来观剧是值得的,让他明白一些比战争更为重要的东西。
就像陈沐推动的英雄志,这一次,应明要推动大明英雄戏剧的发展。
让他们与世长存。
第三百零五章 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