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铁路,还有一条京城和天津之间直达的铁路线。
因此一干官员为皇帝送行的地方,变成了朝阳门外的车站。宽阔的站台上今日除了卫兵之外,便是大大小小的官员。
朱由检同这些官员们交谈了几句,便准备转身登上自己的专列,这时大明时报的主笔孙之獬拿着一份报纸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满头大汗的他恭敬的将手上的报纸送到了皇帝面前说道:“陛下,这是今日的大明时报,还请陛下在路上抽出时间看一看。”
朱由检接过了他手上的报纸,拍着他的肩膀微笑的鼓励了几句,便登上了专利。在司机的驾驭下,拖着列车的马匹开动了起来。虽然不及后世蒸汽火车这么迅速,但列车上却要安静了许多。
朱由检透过车窗向站台上的官员们挥手示意,直到车窗外的景物完全变样之后,他才收回了目光。坐在他对面的海兰珠,有些好奇的指着他面前的报纸问道:“这是什么?看起来似乎不像是籍,也不像是什么字画啊?”
朱由检取过了报纸,一边翻看一边随意的说道:“这是报纸,就是一种用来传递各地新闻、消息的纸张,就好像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公开信件,只不过上面谈的都是国家和民众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私事…”
仅仅是翻看了几页,朱由检便找到了孙之獬想要让他看到的东西,一篇关于《太祖圣训》颁行的文章。虽说《太祖圣训》采用的是白话文写作,文字语意原本四五经的原文要浅白的多。
既然《太祖圣训》要作为一本考试教材,那么就应当有一篇官方认可的注释才行,否则考官就无法对考试内容作出一个合理的评判。朱由检也不希望,最后有人拿着《太祖圣训》中断章取义的内容来反对新政。
只是要给《太祖圣训》先做一本注释,然后再推广到全国去,没有三年五载的功夫估计形不成什么气候。现在的大明似乎没有这么多时间留给他了,毕竟新政的实施已经是如火如荼,思想上的改革旗帜已经到了不得不竖立起来的时候了。
朱由检同周延儒、孙之獬等人思量再三,决定还是采取一种集思广益的新办法,一边注释《太祖圣训》中的内容,一边向着天下人宣传。
这种两全其美的新办法,就是在大明时报上逐篇登载《太祖圣训》的原文,然后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对原文进行解读,并把解读文字发往大明时报社,再由报社和翰林院在这些来信中挑选合适的解读文字,作为官方对《太祖圣训》的背。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极大的减少对《太祖圣训》进行注释的工作量,还能快速的把这本传播到天下士人中去,并从中找到对改革的支持者。当然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因为是各地士人的自由解读,因此整本注释的内容恐怕就很难统一思想,变得有些支离破碎。
不过这点不利,并不能掩盖它所带来的好处。朱由检看过了这篇文章之后,内心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将手上的报纸放到了对面很是好奇的海兰珠面前,“你看得懂中文的话,不如自己看一看就明白看,”
海兰珠本想拒绝,作为科尔沁部的公主,她虽然学过蒙古文字和汉文字,但是相比起通俗用语的蒙文,汉文字中那些拗口而艰涩的含义,使得她和汉人中的半文盲没什么区别。
本着献丑不如藏拙的心思,她正想推回自己面前的报纸,不过她稍稍瞄了一眼报纸上的文字,就停下了自己的动作。这报纸上的文字,似乎并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辞赋,而是类似于三国演义之类的市井白话。
作为一个曾经入主过中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上层贵族虽然退回了草原,但还是保留了不少从汉人那里传来的生活习俗。比如对于知识的尊重,蒙古贵族们的认识已经差多快接近汉人的认知了。
茫茫的草原上,蒙古人的生活远比明国的普通百姓更为单调和无趣,因此上层贵族中生活条件不错的,收藏一些明国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用白话文写作的小说话本了。毕竟这些籍的内容通俗有趣,还能让蒙古贵族们了解一些明国的情况。
对于刚刚进入大明不久的海兰珠来说,这张报纸上刊登的关于明国各地消息的文字,很快就吸引住她了。这实在是一个让她迅速了解大明的好工具,也是让她融入这片土地生活的好途径。
看着海
第181章 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