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钓野伏

题的。毕竟是涉及一号工程的重大项目。

    后世造三峡工程的时候,不也是连续十几年、年年有赞歌、有喜报的么。

    当然,如果顾骜仅仅是一个天才科研少年,那这事儿可能也就罢了。

    但他既然成了外交学院首批入学生,地方上的宣传部门肯定也要考虑到他未来的前途,只要注意到了他这个存在,就可能考虑花花轿子人抬人,结个善缘。

    这就是进外交学院的好处了。

    因为哪怕你进清华,别人也不知道你能不能100%进中央部委,那干嘛提前趁你没发迹先示好投资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顾骜又随口笑问:“既然暑假的时候就知道这些了,为什么现在才来采访我?”

    严平便稍微倒了苦水:“暑假时我就找过了呀——可惜当时以为你回钱塘了,结果扑了个空。后来才听说你们学校暑期都封闭式补课,后来又是封闭式军训。这不才拖过国庆的么。”

    顾骜点头:所以,这也不能算是巧合,并不是“他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想明白之后,他态度更加亲切:“那么,上次蔡姐的采访,你们到底觉得哪里不满意,需要我进一步细化呢?”

    刘记者接过话头:“是这样的,我们省报是归口在宣传部门底下的,报道侧重跟文联的刊物也有很大区别。他们重的是纪实文学的文艺性,我们重的是事迹的定性。她们上次的采访,对你‘下乡后接受再教育锻炼’这部分,不够突出呢……”

    如果是倒退半年,顾骜对于这种黑话是听不懂的,说不定还得找翻译。

    但是在外交学院厮混了大半年后,他还有什么黑话的弦外之音听不懂。

    外交部是最擅长在一团和气底下埋雷的。

    所以,他立刻就理解了。

    刘记者的意思是说:蔡明霞当初没有强调“顾骜之所以今天能取得这么多成绩,是因为他在徽省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时,获益良多”这个宣传点。

    如此一来,顾骜无论将来成就再大,也都是他故乡吴越省教育部门的功劳,与徽省毫无关系。


    作为宣传部门,提前布局抢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看到文联下属的月刊浪费篇幅、花了精力却石锤不到戏肉、把先进事迹的功劳都让给外省了,省报当然要管一管。

    或许这不至于让领导亲自督办,但派个普通的小记者、跟进一下先进事迹,那也是惠而不费的。

    毕竟把一件已经有调研基础的事情,从别省名下划到本省,总比凭空再采访出一个全新的先进事迹,要省力很多。

    所以,刘记者是想要第一手的“翻案口供”了。

    要是顾骜肯说“我在吴越念书的时候就是个学渣,幸亏徽省人杰地灵,我到了这儿后被贫下中农改造,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突然变成了超级学霸和创新达人”……

    并且留下他亲笔签字的采访笔录,

    那刘记者肯定能在领导那儿超额完成任务。

    顾骜会不会这么做呢?他这种没节操的实用主义者,当然是不在乎是否出卖故乡荣誉的。

    关键是看对方能不能给他足够的好处。

    如果严平有利用价值,即使让顾骜自黑小时候是学渣、吴越的水土不养人,又有何妨?

    反正他的肉身在被魂穿附体之前,本来就不算学霸嘛。

    ……

    相互摸清了对方的企图后,顾骜非常得体地表示:“在宣州的半年插队生涯,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的帮助确实不小,不但磨砺了我苦学的毅力,也让我的思想前所未有地开窍了,很多创新的想法都是那时候诞生的……”

    刘记者的表情渐渐精彩,宾主双方在安定祥和的氛围中,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一聊就聊到了吃晚饭的点。

    刘记者都没想到,这趟来京城出外勤竟然如此轻松,被采访对象竟然如此专业、配合。

    看来后天能多抽出半天时间游览颐和园了。

    她奋笔疾书地洋洋洒洒记录完,把本子往顾骜面前一伸,笑容满面地劝说:“顾同学,您看我记得对吧?如果与您说的



第42章 钓野伏  
浙东匹夫推荐: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文娱救世主  学霸终结者  开局一条小渔船  重生之我全都要  开局一条小渔船顾鲲  喷神  
随机推荐:  嘉平关纪事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全球崩坏  我家后门通洪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重回80当大佬"
360搜"重回80当大佬"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