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这些都对。在这件事情上,方济仁确实做得周全、做得非常好,功不可没,应该给他记功。但是,战士们伤病痊愈归建回队这是我们八路军纪律、也是必须的,没有任何理由拖延,更不能拒绝。为了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他们必须立刻归队。”政委义正词严、不可否定地说道。
于根山:“政委,刚才我提出来的反对意见只是次要的理由,主要的理由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啊。”
“嗯?不是吧?团长,你的拒绝还有什么主要的理由吗?你这么说未免有些牵强了吧。”有些气恼的政委质疑道。
此时,于根山想起了当初方济仁跟他说过的计划,于是说:
“政委,牵强不牵强你先听我说完嘛。我知道、我也相信,这二百多名战士的伤病现在肯定全都痊愈了,身体强壮了、战斗力也都恢复过来了。但是,眼下我为什么不命令他们马上归建回队呢?我是针对冀边局部地区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因素考虑的。战士们分别隐蔽在八九个村子里,这就是我们补充团的前哨阵地和前卫部队,分别又共同的守护拱卫着水河村,而且敌人很可能还不知道我们有一支这样秘密潜伏着的部队。一旦开战,不管敌人分几路前来攻打水河村,这二百多名战士都可以主动出击,从侧后方突然发起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蒙头转向。这样既可以为乡亲们及时尽快地转移出村或者下地道隐蔽,也可以为补充团进行防御反击战争取宝贵的时间。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理由,战士们分别住在这八九个村子里,跟乡亲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同时也建立起来了坚决抗日、共同对敌的决心和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起困难和敌人可靠雄厚的群众基础啊。如果战士们在敌人大兵压境、虎视眈眈的当口撤走离开,乡亲们一定会心里没底,一定会恐慌的。前不久,鬼子发动历时两个月疯狂凶残的‘五一大扫荡’,乡亲们全都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伤亡,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他们舍命救护、收养了我们的战士,现在也特别需要康复以后的战士们帮助和保护乡亲们。政委、参谋长,你们琢磨琢磨,在危难将临的这个时候,我怎么能下达战士们撤走归队、离开乡亲们们的命令呢?这么做不仁义啊。从目前的局势、我们的任务、局部的战略战术、补充团的现状、帮助和保护乡亲们、没有归队的战士们继续留下来这几个方面考虑,我都不能下达这个命令。”于根山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释道。
“团长,你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是,战士们早晚是要归建回队的,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政委问道。
“这个?这个嘛?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这要看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我们任务的需要再做决定啦。”于根山答道。
“团长,我也同意你刚才的说法。但是,二百多名战士分散在八九个村子里,政治学习、军事训练谁来负责?一旦开战,谁来统一调度指挥啊?不能独立于补充团之外各自为战一窝蜂地打乱仗吧?”参谋长从军事和战术战法的角度向于根山发问。
“怎么可能是一窝蜂地打乱仗呢?有方济仁的统一指挥,与补充团协同配合,肯定不会乱的。方济仁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技能你们都是了解的,我们应该相信他。”
“团长,你怎么就这么相信方济仁呢?他身上的疑点和问题还没有调查清楚,对他还是应该多加提防的。”政委提醒道。
“为什么不相信方济仁?怎么提防他?”于根山反问道。
政委和于根山因为方济仁各不相让地大声争辩了起来。
第431章 疑点多多 难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