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只要吃得饱就行了。
在经历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微的唐王朝在唐宪宗的辛勤治理下,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使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度获得再次统一。
但很可惜,唐朝遇到了两个不学无术,昏庸无能的皇帝,瞬间把唐宪宗的中兴之治毁的一干二净。
后果就是百姓活不下去了……
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也不会让你好受就是了。随着黄巢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给予唐王朝致命一击。
看了一会儿,觉得风景并不怎么优美,空气也弥漫着一股腐臭味。
朱友珪不再骑马,回身后的车厢练剑去了,放下卷帘,随手拖出一柄剑来,退后两步,站在车厢中央,伸伸懒腰,小跳了几下,随手挽了几个剑花。
基础剑法他不知看了多少遍,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王重师对剑术独特的见解,写在基础剑法的最后一页:
天下剑术,或灵巧迅捷,或以力取胜,剑招之多之繁,但无论是妙到巅峰的绝世剑法,还是劈柴樵夫都会耍两手的粗浅剑术,如果将剑招拆解到一个个最基本的动作,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而朱友珪要练习的是“刺”
剑术最基础的动作之一。锋利的剑尖无声而出,快得宛如幻术,一弹指的功夫,朱友珪手臂平伸,剑就刺了出去,剑尖不颤,剑身笔直,仿佛是手臂的延伸。
这一刺平平无奇,但如果王重师在场,一定悚然动容,因为这一刺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要知道这世间的一切行为动作都有空气阻碍,或多或少,必然会发出破空之声。
但他挥的一剑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这极度悖逆常识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刚刚那一剑已经剖开了空气,令声音与气流无法追随,并以精妙入微的力道,平息了所有可能发出的杂音。
仅凭刚刚这平平无奇的一剑,就足以证明朱友珪在剑术上已经可以登堂入室了。但朱友珪却无声地叹了口气,仿佛对自己的剑术并不满意。他清楚的缺点,就算自己挥剑的速度再快,那也是空架子,因为他的力气太小了。
难听点,那就是中看不中用,花里胡哨,没有多大杀伤力。
凝视着寒光映射如月弧的长剑剑身,摇了摇头,缓缓将剑收回,然后,再度一刺。
收回,再刺。
收回、再刺。
收回、再刺。
也不知道刺了多少剑,天色渐渐黑了,于是朱友珪点燃蜡烛继续训练。
……
“公子,你要的饭菜来了。”
朱友珪在车厢的来回挥剑,以及一只飞蛾在案台上的火烛旁飞来飞去。导致车厢里忽暗忽明,车厢旁的士兵独自叹了口气。
他不明白一个妓女生的孩子为什么要怎么勤苦。老老实实当一个纨绔子弟,到处欺男霸女不好吗?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真想不明白这个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帘幡被掀开了,朱友珪从里面走了出来,月光瞬间照射到了他的白衣上,他的脸色有些煞白,以及被汗珠打湿的黑发。
接过士兵递来的饭菜,重新回到了车上。
而士兵站在车旁,抬起头看着天空,他想起了自己前年刚出生的儿子。以及他凭借自己老实忠厚的性格娶来的媳妇。
一时间,天地无言,显得无限宽广,星星满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似一颗颗珍珠撒落在了黑色的绸缎上。
风声作响,枝叶簌簌。
朱友珪吃饱喝足,有些疲累,躺在了塌上,柔软的触感从背上泛起,驱散了一丝身上的燥热感。
车厢内,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白烟。
也许是太过劳累,朱友珪感觉自己的头脑浑涨,连着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隐约之间,朱友珪只感觉眼前有人影晃动,瞬间感觉到了不对,但他却撑不起一点的力气。“大意了……”
“何方贼人,敢害吾主!”一声暴喝,如迅雷之音,震彻耳际。差点陷入沉睡的朱友珪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一把明晃晃泛着白点的匕首就在眼前,离他只有三尺的距离。只是,这
第3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