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都要做一门功课,就是把中华文化从古到今,拧成一条绳,从前到后把它捋顺理清。
自伏羲到周文王、周公,到孔子、孟子、曾子、子思,一直到宋代的二程、朱熹,再到大明,这中间的元代不能断代,王守仁搜索资料,元代有大儒,一是中原的许衡,二是江西的吴澄。
许衡曾经当过元代的国子监大学校长,专门教授鞑靼子弟“四书五经”。查到这个资料,给王守仁开办草原儒学院的想法浇了一盆冷水,却对他的进士考试大有帮助。
这年年十月,王守仁、倪宗正和张仲春三人为当年新举人谢迪举办接风宴。谢迪为了参加明年的会试,提前来京投奔哥哥内阁大学士谢迁。
谢迪的到来提醒王守仁,该全力投入明春的考试准备了。
备考之前,王守仁想把这段时间以来创作的诗赋做一个总结,抄写誊录,装订成诗集,名《学兵一得》。诗以言志,高兴时可以欢歌,忧伤时可以悲吟,把心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融化为一个个汉字,锤炼成一句句精美的诗句,倾诉成一首首蕴涵七情六欲的诗歌,烦恼喜悦一一倾吐干净,落得个肚肠干净、心胸平静。
王守仁发现,这几年,写诗作赋成了自己身心安静的一剂良方!
宣德六年(1431年)的会试主考官,由皇上在考前十天亲自选定,一是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东阳,一是礼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程敏政。
确定人选后,封闭出题。程敏政学问好,考题由他拟定。
《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程敏政出题本着军事家的原则,以奇、偏、怪为指导思想。
王守仁喜欢军事,这几年研究兵法。军事智慧要靠综合各种复杂的、微不足道的信息,归纳、分析以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
今年的考题没有难住他。军事需用智慧,不需要耍聪明,他已经二十八岁了,不会像三年前那样,为了显摆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干画蛇添足的事了。
会试,王守仁被录取为第二名。
历经三次会试,终于水到渠成!
第403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