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店里的货物就售卖一空,而且总成交额高达二十万两,盈利达十多万两。
巩永固这下子相信了陛下的策略,因而也就毫不质疑的听此陛下的安排,每件商品只卖一百件,一百件卖完后绝不再添。
不过可以接受定制,但价格更高,但偏偏这样做,都有许多达官显宦来定制。
从低端批发到高端零售,皇家工业公司的利润直接就翻了几倍,朱由校现在靠着这一块就收入破百万两。
这可比他以前靠沿途设置钞关,派宦官去各地矿场抽取矿税来得快得多,毕竟在正规的商税没有提出来之前和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朱由校此时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而玻璃这一项课题研发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刺激着其他科学研究者,陈癞头一个本来只能靠着给大户人家修修屋顶琉璃瓦的普通工匠居然能有朝一日官居五品还能在数月内得到数万两白银,任谁见了也眼红。
“你们听说了吗,陈实在家这下是真的发了,抬往他家的银子是一箩接着一箩,抬了三天三夜,据说他家的儿子还娶了刘阁老家的千金,这下是攀了高枝了。”
“你这说的是真的吗?”
“那还有假,这报纸说得明明白白的,以我看,我们还考什么秀才,在顺天府一年也考不上几个,倒不如就去那工部的技工学堂,没准也能弄一两个新玩意儿,得个翰林院检讨当当。”
陈实在的致富故事一经报纸刊载宣传算是彻底的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在这追名逐利之心更盛,商品经济更发达的晚明社会,尽管这些消息有虚有实,但的确使得主动前来技术学堂求学的士子百姓多了好几倍。
而来听朱由校课程的人也更多,申请课题的人也更多,谁都希望能像陈癞头一样一朝得富贵。
巩永固自然也跟着得了不少好处,同时,也刺激了更多心思活跃的商人想要跟皇家合作的想法,朱由校也正有意寻找自己更多的代理人。
只要把这些人都捆在自己的经济利益链条上,到时候自己在财政上的改革也就更加有了话语权。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阁老身败名裂与大明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