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才能全面压倒物质性,并成为最重要的一环。
祭祀的器物不能太好不能与生者所用的相同,理由是灵魂的世界与生者不同。
祭祀要以城邑的首领为主,其余的家族家庭可以单独祭祀,但是不能交换购买祭器的器具,首领的器具在其余人需要祭祀的时候必须外借。这是为了防止祭祀的神圣性成为众人的第一选择后,导致一些并不富庶的家庭用不多的剩余货物去交换不能使用的祭器,理由却是祭祀之物只能首领和祭司可以拥有。
人殉仍然存在,但人殉本身已经从战俘奴隶变为一些漂亮的女人和儿童,因为随着农业的发展女人因为体力的原因逐渐丧失了采集时代的地位,灵魂或许也需要女人,换而言之女人此时在祭祀中已经成为一种可供使用的物品,如同那些牛羊器物一样,只有使用性而丧失了人本身的性质。
总的来看,这是进步的,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斗争,种种规矩都是为了避免人们陷入毫无理性的大规模祭祀当中,并用一种可以接受的理由来约束和引导。
这种进步在陈健前世的历史中也曾存在过,并非这个世界的人超脱了时代,而那些陷入非理性祭祀的氏族也不是没有,黑暗的巫祭在前世世界中一直存在到火药时代的某些角落。
先贤们或许不会系统地归纳理性非理性这些东西,但他们做的选择却是时代印记中的最优解。
听完了那些繁琐至极,细细品味却透着智慧的规矩,陈健原本憋不住的笑容消散了,一开始的笑变为了此时的敬。
至少这个族群在蒙昧时代中走对了,并且应该是遥遥领先其余的种族,率先有了理性的思索,不至于让整个族群陷入无法控制的宗教祭祀的巨大浪费当中。
他们心中仍旧害怕天地,仍旧害怕神明,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愚弄了神明,找出的借口也让自己心安理得,甚至制定规矩的人可能明知道是错的,但只要自己信了就好这不啻是一种朴素的幼稚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否则便不敢去愚弄。
至于日后的人为了权利世袭、阶层分化等原因,无限扩大了祭祀的神圣性,那不是先贤的错。
况于就算到了那时候,祭祀也因为神圣性的外衣,从物质性上分割了贵族和平民,祭祀要有规模,代价高昂且不能坏了规矩,不是随便摆个饼弄个神龛就能祈祷的,平民祭不起。
久而久之,或许这种分割会让平民离祭祀越来越远,祭祀神圣但却离普通人太远,只能仰望却又不敢坏了规矩随意祭祀。
这种距离感会形成一种对神明的泛信和是非信的想法,让随意膜拜神龛的宗教很难立足,除非整个族群的高层集体改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真到那时候必然是被异族彻底征服,陈健也就被抹杀了,这世界也就不再存在。
经历过从茹毛饮血洞穴而居走出来的陈健,对于先祖先贤的敬意本就很深,尤其是敬佩这些塑造了一个大致世界观和族群同盟的人。
等到粟岳解释完这些规矩,让他心中仅余的一点自傲荡然无存,或许那位先贤不会想那么久远,但一点一滴的影响着塑造着整个族群对宗教、祭祀之类的观念,润物无声,等到有人可以系统地去解释与其余族群的历史区别的时候,这种观念已经随着千百年的大河水浸润到族人的骨子里,已然成型。
人都是人,却在历史中形成了性格与观念的区别,这种相似观念性格的人组成的想象的和现实血缘的共同体便是民族,民族不可以一天之内造出来,而是需要整个族群数千年的生活形成的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观和习惯。
消灭民族,除了血缘上的*消灭,再就是生活习惯、语言、价值观的互相侵伐,这种隐性的战争将会一直持续,没有血肉横飞,但却致命也最难发觉。
但在这里,这一步,这个族群,是领先的。至于之后,陈健很想看看将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
思索之后的敬意还未消散,陈健躬身问道:“不知道定出规矩的这位先贤是哪个氏族的?”
粟岳颇为骄傲地回道:“我的同族。华的妻子,曾经粟姓氏族的族长,华城会盟后的祭司。”
陈健赞叹了一声,粟岳的面色也第一次严肃起来,郑重道:“姬夏听了这么多,可
第二十二章 敬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