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完之后,顿觉自己挺傻。他当然找的和我们是同一个东西,一个布下八门奇阵的人,是绝不可能将多个魂魄封印在同一个地方的。
秦不空对我说,把他拉起来,你俩别扭在地上了,多难看。然后他凑到姜学柔跟前说,臭小子,我们现在不把你怎么样,你可得规矩一点,否则让你给我的大蛇当磨牙棒子。姜学柔连连点头,于是我就松开我锁住他的腿,然后把他拉了起来,让他背靠在阵心的大石头柱子上。
这下我才看清姜学柔的容貌。他是一张长脸,即便是在这样暗光的环境之下,竟然也显得非常的白,细细的眉毛,却长了一对大眼珠子。看上去二十多岁,整个人个头不大,看上去比较瘦弱。脸上和额头上都沾满了灰尘,大概是他自己刚才钻洞的时候和我扑到他的时候弄上的。姜学柔满脸惊恐,似乎刚才快速发生的一切还没能让他消化,还没回过神来一样。
倒是他看见我的时候,也是一脸错愕的表情。似乎也没想到我也这么年轻,比他大不了几岁一样。
秦不空问姜学柔说,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姜学柔说道,师门前阵子,得到了一本古人的手抄卷。其中记录了大量关于玄学的一些奇闻异事,这本手抄卷的年代,应该是清代中期写下。当时清兵入关,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而因为当权者知道既然入住中元,以往满洲的那些蛮子习俗就应该更大程度和汉人同化,所以一方面不断攻城拔寨,一方面还四处搜寻所有遗失在民间的一些宝藏。
姜学柔说,那本手抄卷自己也看过,其中就提到了北宋年间,苗族巫王“鬼穆当”被一名叫做“佘修平”的高人斗法大战一月有余,最后杀死巫王并封印魂魄的故事。姜学柔说,自己当时权当做是一个传说故事看了,毕竟在历史上,几乎是查不到这两个人的相关讯息的。然而在这则故事的末尾,则提到了“遥遥之封印,大隐之于市,三千尺内煞尽聚集。存入地宫百尺,七煞关之相守,恐为后人误”的字句,并强调直到这本手抄卷成书的时候,这个封印也依旧没有被找到。
而关于这个故事,这位写下书卷的古人还曾提到,早年张献忠入川,清军借剿杀张献忠为名义,派出大军自如今南京一代顺江而上,一路边杀边寻,地毯式搜索遗留在民间的宝藏,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这个巫王魂魄。可是清军当时杀死的人,却全都栽赃到了张献忠的头上。
至于这段历史的真假,现在也没人说得清。只是姜学柔提到一件事,却让整个事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说那位古人曾写过,清军当时为了扬威,用试图煽动百姓反抗张献忠,就曾在七个不同的地方,写下了七块完全一致的碑文。碑文当中有一句正为七字律,这七个字,就是“杀杀杀杀杀杀杀”!
这我到是知道,七杀碑嘛,据说现存于世的没有一块是真的,都是后来的复制品。而姜学柔却说,眼下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我查了本地图书馆里的老县志,在清代初期的时候,这里曾经是用来教化蛮子和少数民族的“蕃司巡抚衙门”,而根据手抄卷中所述,其中的一块七杀碑,就立在衙门的院子角落里。
我和秦不空在一边听着姜学柔这个瘦弱男人说的这番话,觉得有些吃惊。尽管我们确切地知道这里有巫王魂魄,可是从未了解过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甚至从未去想过,当年的那个高人为什么要选择此地来进行封印。而眼下听姜学柔的意思,似乎是说当初的清朝政府,正是知道了此处的封印,才刻意选址在这里修建衙门,教化藩人,还专程立碑镇压的意思。
秦不空问道,那你说的那个七杀碑,和这里的巫王魂魄,究竟有什么关联。姜学柔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这其实是他推测出来的。因为古人写过“七煞关之相守”,于是他就大胆地推测,那七杀碑的“七杀”其实是和“七煞”是谐音的,在这样的巧合之下,他就觉得此地开始有了探查的必要。
姜学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的师父之后,师父也觉得这件事大有文章。清朝覆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几十年的战乱当中,一些老旧且埋在地下的东西,因为大家都躲避战乱去了,反而得以幸存,于是怀着侥幸心理,师父也推测这巫王魂魄,尚未被人找到取出。当然前提是这本手抄卷的内容属实,而并非一味瞎扯。
于是姜学柔就
第四十二章.古人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