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求神祭天不如找陈策

    秦紘和徐贯今日之所以被召去皇宫,原因是因为七月的这场大雨,让整个京畿附近许多地方都被淹了,导致流民开始急剧攀升,所以弘治皇帝才连夜召秦紘和徐贯去商量赈灾对策。

    两人问陈策是否有什么好的对策,应对七月的这场京畿洪灾。

    陈策不是神仙,哪里什么都能应对,秦紘和徐贯也没抱太大期望,也只是随口问一问陈策。

    不过陈策却安慰他们,道:“两位大人完全不用紧张。”

    “嗯?”

    秦紘和徐贯不解,陈策道:“在此前京畿的纺织业已经发展了起来,各工坊都在招人,虽然雇佣的钱财不多,但保证一日三餐却是可以的。”

    陈策刚说完,秦紘登时就明白过来了,他兴奋的对陈策道:“对呀!我们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他们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去考虑赈灾的策略,浑然没想到随着社会发展,随着商业发展,商业上对民工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那些被淹的灾民们,完完全全可以被这些商人吸纳到工坊内。

    雇佣关系将会在这次洪灾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人对雇佣的需求也会增加,更会想办法节省成本,那么这一批流民不就是最节省的成本么?

    陈策思忖片刻,还是提醒秦紘道:“虽说市场调控,会保证百姓有饭吃,但朝廷也得出面调控。”

    “不能让商人以太低廉的价格雇佣了流民,长此以往循环,到时候可就不是天灾的问题了,指不定有些丧心病狂的商人为了节省成本,会人为制造天灾,从而吸纳廉价的劳动力。”

    “朝廷要控制这次商人雇佣流民的俸钱价格,不能让流民以太低的价格被雇佣。”

    很多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可如果朝廷不做宏观调控,不做未雨绸缪,一旦发展到朝廷不可控的状态,那时候再做国家宏观调控,就有点晚了。

    秦紘深以为然。


    有时秦紘甚至都有错觉,他很难理解陈策明明年纪不大,阅历不多,为什么和他对话,总感觉他才是那个饱经阅历沧桑的人,自己活了六七十年,仿佛还不如对方。

    就如陈策预料的那样,这次弘治十三年七月的京畿洪灾,比以往更大更厉害,但对百姓的伤害却是最小的。

    往年这么一大批流民,足够朝廷头疼,但今年却不同,流民们很好的被商人吸收,国家出面干预调控商人的雇佣价格,完美的度过了弘治十三年七月的这场特大洪灾。

    看似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内阁的三名阁老却频频在内阁倒吸凉气!

    此前做的所有努力,看似不起眼,但现在却都在关键时候发挥显著的作用。最明显的莫过于商业的迅速扩张。

    纺织业、建筑业这些对人力需求都很旺盛,这场洪灾,单单这两个行业就不知吸纳了多少流民进去。

    此前所有人都觉得户部在支持商业发展,是有违祖训的,更多的古板大儒甚至批判户部在毁坏大明的农业根基。

    可这一刻,商业却实打实的给大明度过一次难关,这不由让很大一批人开始重新审视商业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

    内阁现在也在反思,弘治皇帝也是如此。

    实际商业才刚刚开始萌芽,还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如果商业在整个大明社会爆发,那对大明的推动无疑将会更加巨大!

    内阁固然不知道为什么大明忽然就开始发展商业,恐怕整个大明也只有弘治皇帝和户部、工部等少数人才知道,推动这一切变革的人,是槐花胡同一名不起眼的病娇小郎君。

    真正知道陈策伟大的人,也只有那么两三个,真正知道在暗中推动大明改变的人,也只有少数一批人而已!

    陈策此前的布局,现在正在开始悄然改变这个社会。

    到七月中旬,洪灾过去,这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洪灾,对大明几乎没有撼动任何根基。

    求神祭祀告天不管用,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只有实打实的一步步去做事,与其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倒不如祈求大明多几个向陈策这样的人才这是弘治皇帝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东南。

    经过半个月的发酵



327、求神祭天不如找陈策  
李夏蝉推荐:  
随机推荐:  逆天邪神  校花的贴身高手  奥术神座  修罗武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360搜"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