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一脸不悦。
“艹!刘邦这老东西真是不要脸啊!竟然还有这么多人赞誉他!哼!”
大明宫殿之内,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天幕之上,那里正闪烁着对刘邦的种种赞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涩与不甘。
“哼!刘邦那老小子,不过是个乡间亭长出身,竟也能赢得如此多的赞誉!”朱元璋愤愤不平地低语,声音虽轻,却足以让近旁的几位重臣听得真切。
丞相李善长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劝慰道:“陛下息怒,刘邦虽有建树,但与我大明太祖皇帝相比,实乃萤火之光难与日月争辉。陛下白手起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其功绩之伟大,岂是刘邦所能比拟?”
“是啊,陛下!”武将徐达也站出来,声音洪亮地附和道,“刘邦虽有汉家天下,但我大明铁骑所至,四海臣服,威震天下,此乃陛下神武之功也!”
文臣刘伯温则是一脸肃穆,缓缓说道:“陛下,历史自有公论。刘邦虽得一时之誉,然我大明太祖皇帝之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必将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敬仰。”
随着李善长、徐达、刘伯温等人的表态,殿内文武百官纷纷响应,纷纷拍起了朱元璋的马屁。
“陛下乃千古一帝,功高盖世,刘邦何足挂齿!”
“大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必将繁荣昌盛,万世不衰!”
“陛下之德,如光风霁月,照耀万古,刘邦之流,岂能相提并论!”
……
朱元璋听着百官们的吹捧,心中的不悦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满足。他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沉声道:“诸卿之言,朕心甚慰。然,朕知自己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仍需努力。大明之未来,还需诸卿与朕一同携手,共创辉煌!”
“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为大明之繁荣昌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百官齐声高呼,声震殿宇,展现出了对朱元璋的无限忠诚与敬仰。
在这一刻,大明宫殿内充满了团结与奋进的气息,仿佛连天幕上的刘邦都显得黯淡无光。
而朱元璋,这位从草莽中走出的帝王,正带领着他的文武百官,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就在此时。
天幕上传来了巨响。
【叮!下面盘点刘邦不为人知的黑料!】
看着天幕,朱元璋坏笑着来了兴致。
........
【古代排行伯仲叔季,在家排行老四的刘邦被取名刘季,没有什么文化含量。后来刘邦芒砀山起义后,杀县令,降雍齿,成了沛公后萧何以“天子万年,安家定邦”之意,为刘季改名为刘邦。而这个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四百余年基业的汉高祖,一生却有不少的黑历史。】
【01
游手好闲,吃穷樊哙
刘邦少年时游手好闲,也不帮忙家里参加农务,因此没少挨父亲刘太公的骂。
整天无所事事的刘邦尚未娶亲也没有收入,就寄居于大哥二哥家里,没有作为又整天蹭吃蹭喝,难免被家里人唠叨。
再到后来,刘邦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
然而刘邦又嗜酒又好色,同时还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刘邦自己赚的还没花的多,又只能寄居在家里吃白食。
或许被家里人唠叨到烦了,刘邦干脆就不回家了,整天在酒肆立醉生梦死,而要酒钱就没有,只有一个办法-赊账。
刘邦性格所致,有结交了不少黑白两道的朋友,所以酒肆的帐到了年底也讨不回来只能划掉,说句通俗的就是惹不起。
还有个小故事,说是樊哙本是泗水亭一个卖狗肉的,因为刘邦喜欢吃狗肉,但每次都不给钱,樊哙碍于刘邦的好哥们身份
第246章 刘邦的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