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四月初三,皇宫之中。
纪纲束手立在下方,静等着御案之后的皇帝陛下对自己上奏的关于辛乾一案做出最终判决。
只要这次皇帝批准了对辛乾怀有谋逆罪行的判定,那接下来他便可以此为契机,再度于朝中掀起大狱。到那时,无数朝臣的生死都将在他纪都督的一念之间!
而就他对皇上多年的了解,这个辛乾早已触怒陛下,死不足惜。
可是,这都过去好一阵了,怎么皇上都没开口定其罪?
这让本来还挺笃定的纪纲心中又生出几许不安,忍不住偷眼打量皇帝神情,却只见朱棣面如平湖,竟看不出半点异样。
倒是他的这一眼偷瞥,被朱棣当场抓住,四目相接,让纪纲心脏骤然一缩,下意识就道:“皇上”
“辛乾勾结建文余孽确有其事?”朱棣终于开口,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纪纲调整了下心态,赶紧回话:“正是。臣在他书房中搜出不少其多年来与方黄等逆贼交通之书信,更且平日里也对陛下多有怨言,显然是心怀不轨,意图谋逆!”
所谓方黄,正是当初为建文帝朱允炆出谋划策,被朱棣起兵时打为国之奸佞的方孝孺和黄子澄了。
在拿出这些实据后,纪纲又带了些把握地道:“还有就是经过多日审讯,辛乾及其家中心腹之人也都做出交代,他们确实有谋逆之举!”
朱棣听着,却依旧叫人看不出喜怒来:“看来你们锦衣卫确实是能为俺分辨忠奸,为朝廷明辨是非了,有功啊!”
“臣不敢居功,臣只想为陛下分忧!”纪纲忙低调地回道,可心中多少有些不安,今日皇上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妥啊。
果然,随后就见朱棣又道:“可俺怎么就听朝中有许多人在说你纪纲治下的锦衣卫只会冤枉残害无辜,屈打成招啊?”
“陛下明鉴,这都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对臣的污蔑,臣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只为辅佐陛下以安社稷,岂敢知法犯法”
见纪纲如此申诉,朱棣又是一笑:“这么说来,倒是俺冤枉你了?”
“臣不敢称冤枉,只能说这其中必是有对陛下二心之人想着混淆视听,好把如辛乾这般别有居心之逆贼给解救出去!”
朱棣叹了口气:“真要照你这么说,俺这朝堂之上可就没几个忠心之臣子了。”
说着,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盯住了纪纲:“你可知道,这几日里,已有超过五十份针对你的弹劾奏表送入宫中?”
纪纲身子一震:“陛下臣冤枉,这是朝中官员沆瀣一气对臣的攻讦”
“你的意思是朝中六部九卿,乃至内阁几位官员都是心怀不轨之人,想要除掉你这个唯一忠心的臣子了?”
这一回,纪纲不敢应是了,他脸色发白,心更是阵阵收缩。
真没想到,这回朝中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来,全扑到自己身上。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朱棣这时又是一声吩咐:“来人,把这几日送进宫来的那些弹章都拿给纪纲看看。”
很快的,就有三四个小太监把一摞摞奏疏都搬过来,数十份奏疏在他跟前堆着,跟座小山似的。
纪纲脸上惶恐之色更甚:“陛下”
“看看吧,看了再跟俺说说是什么想法。”
旨意传递过来,纪纲不敢再推脱,只能拿过最上头的一份奏疏,一眼就瞧见上头留的正是内阁学士胡广的签名,这让他的眉眼都为之一跳。
如今大明的内阁才草创不久,职权不大,内阁学士不但官阶只在五六品,权力更是远远无法和后世那些相当于大半个宰相的后辈相比。
但是,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这些内阁学士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不可小觑,许多政务上,朱棣也确实愿意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的态度自然有着相当分量。
再打开奏疏看其中内容,却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些批判锦衣卫和他纪纲滥用职权,无视王法的行为,并提到了前几日捉拿辛乾全家的莽撞行径,尤其是当众残杀官员家属一事
一目十行快速看完这份奏疏后,纪纲脸色依旧发白,但心态倒是缓和了下来。像这样的弹章
第16章 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