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曙光撕开了黑暗。
天色逐渐放亮,亮光从天上那一道缝隙射进来,犹如勇士撕裂了黑幕,因此人们得意看见光明。
雨彻底的停了。
泄洪区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田地以及点缀其中的村庄,却彻底的没了踪影。在大约长十公里宽约五公里的不规则长方形地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般的场景。在两侧,一些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也被洪水所淹没。
对于居住在这里或者在泄洪区与财产的人们来说,他们遭到了无妄之灾。他们原本是不会家破的,但是为了大局,他们牺牲了自己。
西河县十几万人的安危得以保全,事实证明,哪怕是以最大的力量进行疏散,根据计算机计算得出的结果,在第三次洪峰到来的时候,只能撤出大约五万人,这已经是最乐观的结果。
李牧的计划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毫无疑问,泄洪区无一伤亡这样的成绩单,让上面各级领导机关都非常的满意。这是由李牧直接指挥实施的泄洪区紧急疏散行动。
事后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从泄洪区撤出的群众,人数是一万一千多名,而不是预估的数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孺幼小。被抢救出来的财物,也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
前后不到三个小时,完成了散布在泄洪区一万多群众的撤离工作,不亚于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空中突击行动——整个过程,百分之九十的群众是通过直升机撤离泄洪区的。
仅仅三个小时。
在硬件条件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李唐义这一类高级将领看到的是,李牧在组织实施这样高强度的空中撤离行动中的能力。这样规模的一个行动,非具备超强指挥控制能力的指挥官,是无法如此顺利的做到无一伤亡无一遗漏的。
一些逐渐忘了107团创始人的高级将领通过这一次行动猛然意识到,李牧还是原来的李牧,不管他走到哪,他依然是军中对空中突击精髓掌握得最透彻同时也会迄今为止该类作战实施经验最丰富的指挥官。
在政治上,李牧也许能被挑出许多不足和缺点,但是战术指挥战略思维尤其是战术指挥层面,他如果站在人民大会堂上面对全军高级军事干部说,老子是全军战术指挥能力最强人,没有之一。相信不会有人自不量力站起来反对的。
他这十几年军旅生涯几乎都是在战火之中度过的,被当做救火队员到处用,好处就是他拥有绝大多数军事干部所没有的丰富的实战指挥经验。
组织实施类型的规模行动,在现在他的看来,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联合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并没有随着洪水的安静而轻松下来,而是更加的忙乱了。抵挡住洪水的攻击并不是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而是代表着更加繁重的灾后安置重建的开始。
一定程度上,后续工作比前面的疏散救援工作来得更加的考验战斗力。
吃过了早饭,看完最新的汇总报告,李牧总算是能够在指挥部里面的房间里,让人安了一张行军床,躺下来好好的睡上几个小时。在此之前,他命令连续奋战在前线的部队撤出来修整,用其他部队把他们替换下来。而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类救援医疗队也陆续的开到了灾区,武警水电部队也开始对交通道路进行抢修,更多的人则忙着采取各种办法尽快疏通掉城区内的积水,然后必须得马上开始对城区进行进一步的搜救以及繁重的清理工作。
这无疑是一场持久战。
民间救援力量参与救灾的申请堆满了民政部门的邮箱,有长期合作的非盈利公益组织很快得到批准,而一切没有基础资料的类似组织,则需要经过很严格的审核才能获得进入灾区展开救援的批准。
编入陆战第一师的原陆军装甲第707旅全旅官兵乘坐卡车携带救灾工具以及物资于上午九时抵达了既定的位置,与奋战了一整晚的特种作战团进行了交接。
李唐义从广西调了两个师过来,西河洪灾的救灾力量规模达到了三万人,二更多的地方政府组织的救援力量并没有包括其中。这些人不但要投入城区的清理工作当中去,还要等待泄洪区的水退散,对泄洪区的村庄进行清理。
这更是一项持续事件很长的工作。
走到今天,国家有着丰富的应对重大自然灾难的经验以及完善的多方联动的
第1441章撕开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