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在镇压杨玄感起兵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大业十年发动第三次攻高丽之战。二月,炀帝下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三月,炀帝幸涿郡。此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已成燎原之势。七月,炀帝到达怀远镇时,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大败高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丽因连年倾国与隋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
隋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且国内烽烟四起,遂于八月初四班师还朝。
而此时,已是大业十年十一月初冬,天气清爽。
八月,杨公卿起义,十一月司马长安起义、刘苗王起义、王德仁起义、左孝友起义,也就是这一年,隋朝天下正式步入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张宣凝脚踏于大地,已经行了十日,一开始脚很冷,踏于石上很是刺脚,但是十日过去,破烂的皮肤,已经愈合结茧。
在路上,已经感受到了天下一日日的崩坏,不时遇上逃难的人,而逃难的人多了,就时有着沿途的强盗与黑帮团肆无忌惮,因此道路之上,杀戮、抢劫、斗殴,都不计其数。
经常可以在道路上,看见被抛弃的衣服和鞋子,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不远处,还有尸体躺在地上,无人收拾。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此是英雄横起之时。”
张宣凝现在放松着自己,随手拔出刀来,这刀似乎平平无奇,但细看后却感到无论刀把刀鞘,有一种幽远高古朴拙的味道,真气贯入,刀身立生变化,那是一道朦朦黄芒。
原本刀主萧铣把玩此刀不下千百次,唯有合适的真主才能用之,所以对它并不怎么样重视,得之不算困难。
只是主人已改,名字已改,不再是井中月这个带着禅味的名字,而是破军杀刀,这个充满霸气的名字。
此时,雨水淋漓而下,他不避不让,就在丛林之中挖坑。
深有三尺,宽有二尺,已经足矣!
张宣凝就将路边的一个老年尸体,拉到坑中,然后掩土掩埋,望着雨水哗啦而下,寒冷刺骨,他就在坟墓前打坐,任凭真气缓缓而流,但是并不入静,只是低头静静而思。
人一死就灭与世上,如有福缘,才得入土为安,但是奈何生前有多少事?
放不放得,在此时根本无有意义。
放得是已死,不放也枉然。
如此,说放得者,可斩之,说不放者,也可斩之,无非如此。
半刻,道路上隐有喊杀和马蹄之声,从远而来。
这批三十人的骑队,但是穿着乱七八糟的衣服,并非正规军,也没有弓箭可言,马上射箭,必是精锐才可为之,等闲军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锵!”的一声,本来回到鞘内的长刀已经徐徐拔出,雨点落于刀锋之上,却隐藏不了那道黄芒。
当三十余骑从道路上闪过之时,张宣凝猛的扑出,长刀所向,那人也是勇士,在瞬间横刀而挡。
“叮!”传来一下金属交击的清响。
那骑全身剧震,口中鲜血喷溅,从马上跌了下来。张宣凝身体落在他的身上,脚就踏在他的胸口,只听他的胸骨连声脆响,显是无幸。
就在这时,后面一个骑兵已经以闪电一样的速度冲来,长矛破空刺来,张宣凝整个身体弹起,避开长矛,直与马头欲相撞,又以最小的距离交错,手中长刀一侧,也没有丝毫其它动作,只是等在马头之上的那个位置,那骑兵心下大骇,但是偏偏无法改变马势。
“噗!”脖子自送上刀锋,不费丝毫力气,就由骑兵自带的冲力,而把自己的脑袋切了下来,鲜血喷溅如泉,人身尤在策马前行。
第三个骑兵拔出长刀,直劈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敌人,张宣凝这次不再逼让,手中长刀闪动,只听一声巨响,二刀相交,无论是骑兵还是张宣凝,都是全声一震,但是几乎同时,张宣凝翻身又一刀,鲜血飞溅。
张宣凝落到路边,再不回顾,收刀入鞘,直入丛林,其罢刀、杀人、跳跃,离开,都在眨眼间完成,行云流水,毫无停滞。
前面十几骑兵一齐勒马,马匹巨嘶,直立,才得停下,为首的人摆手制止了直接冲入
第二十章丛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