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人群中爆发出的欢呼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在老柳树下。
“何队长,您可真是咱们的大救星啊!这粮食丰收了,还有厂能进,以后的日子可不得像蜜一样甜!”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汉激动地说道,眼眶里闪烁着泪花,那是喜悦与感动交织的光芒。
“是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都要成真了。咱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何队长的一片苦心。”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紧握着拳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妇女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这粮食加工厂要是建起来,咱家里的粮食就能加工成更好的东西,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还有那棉纺厂,以后咱自己种的棉花就能纺成布,给娃们做新衣裳,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看着供销社里的布发愁了。”
孩子们在人群中欢快地奔跑着,虽然他们不太懂大人们说的建厂意义。
但从大人的笑容里,他们也感受到了喜悦,不时地发出清脆的笑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红旗大队像是一台被注入强大动力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冬小麦和冬玉米的种植工作有序进行,大家干劲十足,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张大哥,你家这地耕得可真细啊,这冬小麦种下去,肯定能长得壮实。”一位村民看着旁边正在耕地的老张夸赞道。
“那可不,今年这丰收的势头可不能断,咱得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加油干。”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何雨柱依旧忙碌在田间和筹备建厂的各项事务之间。
他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建厂场地,联系建筑材料,与各方沟通协调。
每一次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村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
终于,冬小麦和冬玉米顺利种下,嫩绿的幼苗在田野里顽强地生长着,仿佛也在为红旗大队的未来努力。
而此时,建厂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
粮食加工厂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日夜奋战。“李师傅,这机器安装可得仔细点,这可是咱厂的关键。”
何雨柱叮嘱着正在安装加工设备的工人。
“队长您放心,咱肯定把它安装得妥妥当当的,保证加工厂能顺利开工。”李师傅拍着胸脯保证道。
棉纺厂、鞋袜厂和手套厂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村里的妇女们自发地组成了一支后勤队伍,为工人们送水送饭,照顾他们的生活。
“姐妹们,咱得让同志们吃好喝好,这样他们才能有力气干活,咱们的厂才能早点建好。”一位妇女说道。
“对,这可关系到咱们以后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能马虎。”大家纷纷响应。
尽管众人对于何雨柱究竟采取何种方式成功地说服生产队将工厂建立起来一无所知
但可以想象得到,这其中必定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和精力。
或许,他曾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与各级领导反复沟通、协商;
又或者,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口才,精心策划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才最终打动了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们。
而关于厂里那些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源,更是一个谜。
大家纷纷猜测,这些珍贵的生产工具到底是通过怎样的渠道被引入到这个小小的乡村工厂中的呢?
难道是何雨柱利用其广泛的人脉关系,从遥远的大城市费尽周折地采购而来?
亦或是他独具慧眼,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批被遗忘已久的宝藏,并以极低的价格成功收购?
第242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