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兴在成功引领队伍悄然退出倭人营地,结束对倭人营地的夜袭作战之后,他们没有片刻耽搁,迅速在周边地区探寻,最终找到了一处既隐蔽又易于防守的谷地作为临时扎营之所。
这里地势险要,四周被崇山峻岭环绕,不易被敌人发现,为队伍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休憩与备战之地。
时间流转至第二日清晨,营地内一切井然有序,平静无波,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暂时的安宁。
汉军骑兵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吕布还带领侦骑多次扫荡周边。
但幸运的是,这一整天都未发生任何意外或冲突,一切显得异常平和。
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对张议潮部持续进行夜间骚扰的倭人,突然间停止了他们的攻击行动。
这一现象不仅限于夜晚,直至晨光初照,倭人营地也未见有再次发起攻击的迹象。
相反,倭人们加强了营寨的防守,士兵们严阵以待,反而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整个营地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戒备森严的氛围之中。
随着日头渐高,转眼已是午时,汉军的各个部队,按照事先精心规划的路线,相继抵达了预定的会合地点,互相之间也与伍兴取得了联系。
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通讯联络还是行军速度,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出色的组织纪律性,每一支部队都能准确无误地到达指定位置。
汉军已经逐渐展露出强军风范。
汉军近三万名将士,浩浩荡荡地驻扎在距离倭人大营西南方向,约有数里之遥的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这片地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各营按照精心部署的战略布局,分别驻扎在临近的几个郁郁葱葱、高低错落的山丘之上,彼此间利用简易却坚固的木墙巧妙相连,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能迅速相互支援的防御阵地。木墙之上,旌旗招展,汉军连连获胜,士气颇高。
与此同时,倭人的忍者斥候,这些身手矫健、行踪诡秘的侦察兵,也悄无声息地发现了汉军的踪迹。
他们迅速将这一重要情报传递回倭人大营,倭军随即进入备战状态。
双方在这片充满紧张氛围的丘陵地带中,隔着数里的距离,遥遥相对,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倭人摆出的这种严密的防守态势,犹如铜墙铁壁,令汉军在经过数次小心翼翼的试探之后,一时间也难以寻得其防御体系中的丝毫破绽。
毕竟,倭人军力的雄厚体量就在那里赫然摆着,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汉军一旦在进攻中稍有疏忽或判断失误,很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汉军在行动上也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步步为营。
就这样,双方在这片广袤的战场上陷入了僵持状态,彼此对峙,互不相让。
在这对峙过程中,汉军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养精蓄锐,恢复因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而疲惫不堪的体力。
同时,他们还组织士兵砍伐周边的树木,用以加固自己的营寨,增强防御能力。
在这个国战的世界里,森林资源相当丰富,高大挺拔的树木随处可见,为汉军提供了充足的建筑材料。
然而,尽管汉军也在积极修建营寨,但其防御强度却远远无法与张议潮所率领部队的营寨相提并论。
张议潮的营寨,其实是他与伍兴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谋划后形成的一个奇谋。
他们在选择扎营地点时,就进行了周密的考察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一个既隐蔽又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
这个计谋巧妙地利用了一条从北向南蜿蜒流淌的河流,为营寨的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张议潮部在行军过程中,从北向南推进,早在
第196章 张议潮营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