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张昊从边境凯旋而归,那一日,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彩旗飘扬,鲜花飞舞。李明和张昊骑着高大威武的骏马,身披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温情,嘴角挂着谦逊的微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然而,他们还未来得及享受这胜利的喜悦,新的危机却如同汹涌的波涛,接踵而至。
国内多地遭遇天灾,洪水泛滥成灾,滔滔江水如猛兽般肆虐。广袤的农田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颗粒无收。在受灾的地区,百姓们拖家带口,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一个瘦弱的孩童,面黄肌瘦,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无助,他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角,声音带着哭腔问道:“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饭吃?”母亲满脸泪痕,衣衫褴褛,无奈地摇摇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望着那被洪水吞噬的家园,心中充满了绝望。
旱灾也在一些地区无情地肆虐着,土地干裂得如同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触目惊心。水源枯竭,河流干涸,只剩下一道道干裂的河床,仿佛在向苍天诉说着痛苦。一位老农,皮肤黝黑,脊背弯曲,跪在干涸的田地里,双手颤抖地捧起一把尘土,仰天悲叹:“老天啊,这让我们怎么活啊!”他的声音沙哑而绝望,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李明心急如焚,他那原本因胜利而稍显轻松的面容瞬间又布满了忧虑的阴云。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犹如被困在笼中的狮子。随后,他坐到书桌前,奋笔疾书,那急促的笔触仿佛是他内心焦急的呼喊。额头上的汗珠不断地滴落,打湿了面前的纸张,他却浑然不觉。
然而,朝廷内部对于赈灾的事宜却存在着严重而激烈的分歧。
户部尚书刘大人,身材肥胖,一脸油光,小眼睛里透着精明和自私。他坐在朝堂上,眯着眼睛,阴阳怪气地说道:“国家财政紧张,如今边境战事刚平,耗费巨大。实在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赈灾开支。依我看,只能减少赈灾力度,先保住朝廷的正常运转要紧。”他的声音低沉而冷漠,仿佛百姓的生死与他毫无关系。
礼部侍郎王大人,身形消瘦,却透着一股尖酸刻薄之气。他立即站出来,尖声说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如今之计,唯有增加赋税,才能弥补财政的亏空,解决眼前的困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和无情,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减少赈灾力度,无异于将他们推向绝境!”李明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双目圆睁,眼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火,直视着那些冷漠无情的官员。他的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与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人拼命。
张昊也挺身而出,他一身正气,义愤填膺地大声说道:“增加赋税更是不可取,这只会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引发更大的动荡!百姓是国家的根基,根基不稳,国家如何昌盛?我们为官者,应当以百姓为重,岂能为了一时之利,而不顾百姓的死活!”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朝堂上回荡,令那些心虚的官员们不禁低下了头。
但他们的反对声音在众多利益集团的争执中显得微弱无力,如同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飘摇。
与此同时,边境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敌军经过休整,重新集结了庞大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对边境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报!敌军已攻破数座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危在旦夕!”探子一身尘土,满脸惊慌,衣服破烂不堪,血迹斑斑,他连滚带爬地冲进朝堂,跪地禀报,声音带着哭腔和恐惧。
皇帝听闻,大惊失色,紧急召见李明和张昊。皇宫内,气氛凝重压抑,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焦虑,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对局势的担忧和对边境百姓的牵挂。
“朕深知此时让你们出征,实是为难。但边境百姓急需救援,国家领土不容侵犯,朕相信你们定能不辱使命,击退敌军。”皇帝目光殷切地看着他们,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待
第12章 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