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次卖石灰的生意,小庄村的公账来到了十六两,一部分村民也有了收入。
黄二牛得了奖励还让他爹去山上挣了三天的工钱,这几天在家里的地位直逼老黄牛。
尝到了甜头后的黄二牛赶起车来更有劲了,每天一大早就打理好牛车出门拉客,只要是别的村搭车的都问人家一句买不买石灰,然后就是介绍石灰的各种用处。
对于有意向要考虑的,回来的时候还拉着人家在村里转一圈,专门去村长家各种参观,可谓是把推销做到了极致。
在黄二牛的各种介绍下,附近几个村的人也都知道了小庄村能够烧出石灰来,或多或少都有过来订购的,还有几个村跟东郑村一样批量采购。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小庄村的石灰窑基本没有停下来过,村里烧石灰的村民也都轮了好几遍,尝到了挣钱的甜头之后,大家也自发的宣传起来。
村里慢慢的赚到了钱,李怀溪一家也忙了起来,夏天正是蚊虫肆虐的时候,李怀山天天晚饭后都在院子里点一把艾草熏蚊子。
但是艾草的作用有限,烧的时候蚊子会被熏跑,熄了没一会儿蚊子就又飞回来了。
看到艾草薰蚊子,李怀溪便想到了后世的蚊香。
于是就想把后世驱蚊性价比最高的蚊香复刻出来,带着家里人赚一些钱。
叫上李怀山和李怀林,三人开始上山割艾草。李父和李母听说李怀溪要折腾新东西也表示支持。
三兄弟把艾草割回来之后放到院子里,李母和郑小菊则帮忙在院子里摊开晾晒。
夏天温度高,艾草晒一天就蔫吧了,等晒够七天后就会晒干晒透丢失掉所有的水分,这个时候的艾叶已经变脆,用手一捻就会碎掉。
李怀溪把家里的石臼搬出来,三兄弟轮流把晒干的艾草放进石臼里舂打,等打碎之后再扫出来过筛。
筛出来的大叶子放进石臼里继续捶,而筛下来的细小碎末就是做蚊香的主要材料——艾绒。
李怀溪割艾草的时候特意嘱咐大家要选择长得高,叶子肥厚,品相好的。所以最后得到的艾绒手感细腻,柔软如棉絮,并且颜色呈均匀的土黄色,没有明显的杂质和黑点,这也意味着得到的艾绒品质上乘。
有了主料,剩下的就是准备辅助材料,艾绒提供祛除蚊虫的香味,但想要延长燃烧时间就得需要木炭粉,而把这些材料都粘合起来则需要榆树皮粉。
木炭粉是主要的燃烧材料,榆树皮粉具有粘性,用来作为粘合剂最为合适。
三人选新鲜的榆树皮晒干后碾成细粉,再把烧好的木炭碾碎。
按照半斤艾绒,一斤木炭的比例,再根据粘度的大小往里掺入榆树皮粉,加水混合搅拌,让三种材料融为一体,把三者混合起来让大嫂揉成一个面团,蚊香就完成了一半。
拿出李母的擀面杖,把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饼状,再用竹片切成一条一条的长条,最后再盘起来就制成了蚊香。
四个人围成一个圈,看着眼前盘起来的黑色泥条,还在等李怀溪的下一步指示,结果李怀溪告诉众人这就是最后的成品,等晾干之后就可以用了,不仅有点意外,感觉有点太过于简单了 ,做出来好卖的话会不会被别人模仿去。
李怀溪解释道:“很多东西做起来都是很简单但实用性很强,就跟烧石灰一样,认识到石灰的人都知道是用石头烧成的。但用的什么石头,怎么烧的就能阻挡住大部分想尝试的人了,蚊香也一样,做起来很简单,但是具体怎么做用什么材料大家就不知道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有人能够模仿出来,但等别人模仿出来了,我们再添加别的东西做升级版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只需要投入最低的成本,让别人知道有这个东西就可以了,没必要做的太复杂,这样成本太高,卖的价格也会贵,能够接受的人就少,这样不利于我们把这一种新东西推广出去。”
听完李怀溪的解释,
第67章 制作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