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马大人询问过这个问题,本太子在此郑重声明,世上这种石炭统称叫煤炭,煤炭的本身无毒,只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有毒,但可通过管道,将此有毒烟雾排出去。”
元智没有具体讲什么一氧化碳中毒,这个估计他们接受不了。
随即,他写上两个字‘煤炭’,又在空白纸上绘制一张室内管道排气图。
这个大家好理解,时下住户家里的烧饭土灶,北境家庭里的土炕,包括皇城里的‘暖房’等,不都是在使用排烟壁嘛。
“殿下,高炉煅烧工艺好是好,但炉膛温度如何控制?”
这个叫房文光的总把头,他眼光独到,马上提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难点。
煅烧工艺,讲究的是温控,不是炉膛温度越高越好。
这跟炒菜原则相似。
火小,菜炒不熟,口味还不佳。
可火力太大,容易把菜烧焦烧糊。
后世温控用仪器仪表,而且都是数字化。
可眼下则完全凭经验,目测鼻嗅。
元智心里明白,单纯依靠人为的目测鼻嗅,这样,人为差异性太大,难以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而且,出炉废品率完全有可能,居高不下。
必须建立一整套可行性方案,有模型或参照物,来佐证提醒。
“那当前的烧窑温控,用的是什么法子?”元智反问道。
“当前不外乎火照法和水滴法两种。”房文光道。
接着,他给太子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目测经验。
用现代文明武装起来的元智,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加厚火照使用的泥石柱,观察石柱被火灼烧后,所产生的色谱,也就是颜色分布层次,同时,调整水滴频次,观察水的蒸发速率。”
元智不得不使用一些现代词汇,像‘色谱,频次,速率’这样的专业词汇。
好在他做进一步的通俗解释,把头们专业领悟能力较强,稍微琢磨一下,都能理解这层意思。
把头们见太子爷讲得非常流畅,图文并茂,而且有许多新词叠加点缀,想必一定是那本‘天书’里的描述。
所以,他们深信不疑。
现在的太子爷,俨然就是位科技大家,所有人用崇拜目光注视着,跟刚进入偏殿时的心情,大相径庭。
“诸位总把头,高炉煅烧石灰石的用料和工艺,咱们都沟通完毕,此法成熟之后,可推广到炼铁和制作刀具、兵器等诸方面,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抓紧建炉实践。”
元智扫视大伙一边,目光变得犀利起来,不待大家喘气,便命令道:
“孤给予工部一个月为限,在这三十个昼夜里,你们必须搞出合格的高纯度生石灰来,因为灾区筑坝需要,有没有问题?”
太子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工部这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只有不分白天黑夜,拚命地干吧。
可这事谁也不敢轻易扛头承诺。
见大家沉默不语,元智只好点将,“马飞海听旨。”
“微臣在。”马飞海肃穆拱手。
“孤命你为此次高炉煅烧项目总督办,建炉购材等钱两,由户部立即如数拨付,如能按期或提前完成,所有人员加官进爵,如若不然,降职或革职。”
“微臣领旨。”
马飞海哪敢委辞推脱,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再说。
工部所有官吏都明白。
一个月期限,实际就是军令状,有点成王败寇的意思。
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詹事府魏大人。”
“微臣在。”
“向并州,幽州一带的州府郡县衙门,颁布太子教令,让各地组织勘探队,在其辖下的山地去探矿,但凡探明铜、铁、煤等矿藏者,一律上报朝廷,有关有功人员,一律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元智用手捋了捋虎须,胸有成竹地命令道。
晋地一带,地下都是宝藏,大山里隐藏着不少露天煤
第093章 军令状,一个月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