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变革与实力(二)
“轰隆隆”的炮声一直响了好几个小时才慢慢平息。当硝烟散尽之后,众人可以看出,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寨子外墙已经被击破了很大一个豁口,外围总计五个都的顺军兵马已经做好了出击前的一切准备,就等一声令下便杀将过去了。这样的战斗过程,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自是驾轻就熟。
“轰破城墙者,乃十将孙杰是也!”一匹枣红马驮着个骑士飞奔而出,向周围诸君大声唱名,一下子将整个气氛都调动了起来,有些不参与进攻的后队军士也在军官的带领下大声欢呼起来,一时间顺军上下士气大振。
陈明见状笑了笑,顺军炮队的水平这些年当真是增长了不少了。犹记得当年初建时,不但火炮数量严重不足,这人才也是缺乏得很,以至于当时东岸人不得不抽调了一些海陆军的炮手,前往湖南教授顺军打炮,算是帮助他们初步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炮兵。
再后来,东岸人甚至半卖半送了一些旧式铸炮器械(国内已经全面改用水压机锻造炮管)给大顺的长沙枪炮厂,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虽然还不能和清国沈阳、锦州、北京、开封等几个主要军工生产基地相比,但也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在技术上可能还略略领先一些,就是规模不及罢了。
现代化的火器装备,在这个正变得越来越危险的世界中,必然是每个国家军队首选的武器。谁若是不能很好地进行运用,那么就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社会的组织形态,廉价的步兵与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火器结合在一起,已经产生了令野蛮人为之战栗的力量,正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这场清剿土司的战斗,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若搁在以往,这种地方土司可是非常棘手的敌人。若是在王朝初建期还好说,那时候的百战精锐也许能彻底消灭这种游离于中央王朝之外的割据势力,但也是要耗费大量钱粮物资,死伤很多军民的,因此很多时候是对他们采取招抚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然的话,你以为播州杨家那种割据势力,朝廷难道不想剪除么?实在是那里有些偏远,同时清剿的话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疲敝数省之力,旷日持久,死伤惨重,智者所不取也。
但在中原王朝生产力取得较大进步的情况下,这些土司的下场就比较悲惨了,比如眼前这个刚刚被数量多达二十门各型火炮轰破城墙的某寨——虽然是“寨”,可这并不意味着人家是居住在山里,事实上土司、头人还是在平原或山势稍缓的地方筑城居住的——接下来被如狼似虎的左营军士一拥而入,下场基本上已经定了。
陈明与几位手下爬上了一个小土包,这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能更好地观察前方的战场。一些顺军官兵远远地散在周围,仔细警戒着,生怕突然有什么人从草丛中暴起,将这位东国官员的性命给害了,那样节帅可饶不了他们。
“怎么样?水平比起宁绍的那些新军如何?”陈明毕竟不是专业的军官,虽然眼光也不差,但这会还是很虚心地请教起了跟在他身后的几位隶属于宪兵司令部的情报官员。
“肯定是有所不如的。”一位军官闻言,暂时放下了手里的笔,看着陈明,认真地回答道:“新军的伙食标准很高,虽然在我国的预备役体系(含民兵、警备队、殖民地军队等其他杂牌武装)中是最差的一等,但依然比顺国军队要强上很多,因为他们这些人甚至还不如对面清军的伙食标准高。”
其实,东岸人也是了解过清军情报的。在左营入川之战爆发后的数年间,东岸情报官员利用诸多便利,也参与审讯了一些清军俘虏的工作,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情报,其中自然也有关于伙食方面的。比起地盘不过三省,却拉起了几十万人武装的大顺政权,清廷掩有大半个中国,物产丰富,辖区人口众多,再加上北方自1644年之后就基本没什么大战了,经济、人口和手工业生产都恢复较快,因此国力还是很强的,支持个大几十万军队一点不费力,至少比顺国要轻松多了,因此其普通士兵伙食较好也不奇怪。
而士兵的伙食好,自然也意味着身体素质较好及训练频次较高,战斗力自然也是要强上一些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初左营
第一百七十二章 变革与实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