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潘仁善和林延东的样子,应该早就认识,不过,瞧二人争锋相对的模样,以前应该有过过节,或者龌蹉什么的。
听二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个过节发生的地方,当在怡红院里,无非因为争风吃醋而起,好像潘仁善还没讨到什么好处。
自诩为风流才子的潘仁善,有这么一个不是把柄的把柄在人手里,且被人揭了出来,潘仁善能高兴得了才怪。
二人直接干上了,不过,读书人的较劲,不会大打出手,只会言语争锋,骂人都不吐脏字的。
林延东盯死了春兰姑娘那事,仿佛打蛇打七寸,让潘仁善无可奈何,不想丢了面子,只要再争一争了。
说起这个时代的青楼女子,讲究一个色艺双全,光有姿色还不行,还需要有一门或两门娴熟的技艺,如果是一名才女,就更上一等了。
在秦淮河等诸多欢场,得花魁之名的,往往是一些知书达理的才女,真正非聪慧可以形容,大多数的读书人,怕都不及也。
杭州的怡红院,或许比不过南京的秦淮河,怡红院的头牌春兰,也比不过秦淮八艳之类的,但在杭州城内,却也颇有名声。
春兰在杭州城内,也是排在第一流,名声在外的头牌,不知吸引了多少自认风流才子的读书人前去光顾,只为见其一面。
似春兰这等头牌姑娘,可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你说你有权,你说你有钱,那也没戏。
以强权压迫,若传扬出去,名声也就臭了,别想在欢场中混了。
至于拿钱砸,那些小有修养的头牌才女,可不会在乎,否则,古往今来,也不会流传那么多青楼女子与贫困书生的故事了。
春兰就是这样一位生有傲气的女子,虽身处于烟花之地,却有更胜良家女子的教养和德行,至少,表现出来的是如此。
怡红院的其他姑娘也就罢了,价钱有高有低,总不至于请不动,春兰却是一个例外,可以随其心意,愿不愿意接见客人。
除非真正闻名士林的青年才俊,或诗文传唱于外的风流才子,可比较容易得到春兰的招待之外,其他人可就没这福利了,想点春兰,要先过一关。
春兰好诗文,有人想见他,需先写一篇诗文,过了她的眼,才能见到她的面,否则,根本没戏。
潘仁善和林延东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怡红院,二人各自属于一波,争着想见春兰一面,双方便各显神通,书写诗文。
最终,潘仁善这边输了一筹,林延东那边有人写出了好诗,入了春兰的眼,得以一见。
按说这点事,不值当生气,还搞的像累世大仇一般,不过,争风吃醋这种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被林延东揭短,潘仁善不服气,要和他再区分个高下,林延东倒也不怵,兴高采烈的应战。
此时,天色已渐渐晚了,参加府试的举子,逐一归来,客栈之中,便逐渐人声鼎沸而起了。
潘仁善和林延东的冲突,众多举子看在眼里,围在一旁看热闹,还在起哄,生怕事情闹的不大。
当二人较上劲,众举子也很兴奋,很有参与感,一起哄闹着过去看看,为二人做个见证。
之前,住在这家客栈,王洛已经感觉到,这些读书人很吵、很烦人,逼得他只能在房间里做个宅男,一心苦读。
或许通过了府试,更要发疯一下,发泄一番,一众归来的举子,那真叫一个闹腾,不仅看热闹不嫌事大,竟还要亲自参与其中。
其他举子想要参与,潘仁善和林延东真不好说些什么,不管心中愿不愿意,都不能拒绝,否则,光凭这些人的一张破嘴,就能说死人。
见事情真闹大了,林延东倒还罢了,何种想法不清楚,反正潘仁善有点发怵,想拉上王洛壮胆。
对于大明繁华的青楼文化,王洛未必不想见识一番,只是,现在不是时候,他需要憋着一口气,冲一下上层阶级。
一个人确定了目标,为之奋斗,短时间憋着一股劲,倒还罢了,时间长了,大多数人未必坚持的下去。
反正,王洛自我认知的还算清楚,短时间的努力,强度再高,他都可以受得了,一旦时间长了,泄了那一口气,目标就远了。
再说,王洛这具身体的年龄
第三十一章怡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