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几个熟客都说“炊饼西施”家的炊饼干巴巴的,若是没有汤汤水水便难以下咽,苏青鸾好奇之下去对面,想要买个炊饼来尝一尝。
那席娘子见是苏青鸾,忙推搡着不要钱:“嗐,我家这饼子,二文能买三个,我方才白白喝了那一大碗汤,你们都没要钱呢!”
苏青鸾却不肯:“您这话说得,那您仗义出手帮着我家抓那扒手的恩情,要怎么算呢?说起来倒是我家只给您喝了一碗汤,实在不像话。”
席娘子是个“遇强则强”的人,碰到寻常的地皮流氓,或者蛮不讲理的刁客,她立刻就能不重样一连串儿地骂过去,若是别人变本加厉,她就能上演全武行。
但是遇到苏家这种老实又讲道理的人家,她反而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苏青鸾这般讲,她反而嗫嚅道:“诶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帮一把手而已。”
苏青鸾却坚持把钱给了她:“大家都是做小生意的,谁容易呢?”
席娘子却叹了口气:“小娘子你若是不差这一两文的价钱,还是走两步去街头那家胡麻炊饼,那家做的炊饼松软,胡麻喷香,比我这干巴巴的可是好吃多了。”
旁边卖瓜的干瘦老头抄着手摇摇头:“你说你这妇人,别家恨不得多骗几人过来买,你怎么还把客人往外推呢?”
苏青鸾笑眯眯道:“席娘子是实在人,再说若是坏了自己的名声,以后谁来光顾生意呢?”更何况席娘子也明白,能上她家来买炊饼,也不讲究味道口感了。
苏青鸾就着油纸咬下一口,在口中咀嚼。
这炊饼比起别家的确偏干,但是更加有嚼劲,明显就是发面的时候没有发到位。不过这个口感
苏青鸾在吃席娘子家炊饼的时候,旁边卖瓜的老爷子还在嘀咕:“这炊饼是有些干,不然小娃儿你还是去喝点水松松吧。”
席娘子连忙转身去想要给苏青鸾端碗水来,苏青鸾连忙梗了一下脖子,硬生生把口中的炊饼咽了下去,噎得嗓子有些生疼。
可是她顾不得这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忙对席娘子说道:“您何不改个炊饼的做法?”说着在苏娘子耳边嘀咕了几句。
“那玩意能刷在炊饼上么?”席娘子半信半疑。
“热一下去腥便好了。”苏青鸾十分肯定。说完,她转身回自家摊位了。
“大丫,你去做什么了?快来帮忙把碗拿去后面洗了。”杨氏和丈夫忙成陀螺,见大女儿终于回来了,可算松了一口气。
苏青鸾收过一摞碗,神秘地眨眨眼:“送钱去了。”说罢哼着不成旋律的小曲儿,朝后身那口井便走去。
却说道路另外一侧,旁边的卖瓜老头有些好奇苏青鸾到底同席娘子说了什么,然而席娘子却没有答话。她正细细回忆苏青鸾对她交代这几句。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的话,大多数人也是不会太放在心上的。但是席娘子直觉苏青鸾这话不能是框她,于是她决定按照苏青鸾的话试试看。
数日后。
杨氏一边给旁边递过来排号木牌的客人盛下水汤,一边捅了捅在旁边收账的丈夫:“我说当家的,你看对面炊饼西施家的生意,我看着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苏广福倒是没想那么多,扒拉着手里面的铜板,数着对数,于是放入下面的盒子里:“之前不是说咱们家的下水汤和对面的炊饼合着卖得更多吗?”
杨氏手上忙着,目光却盯着对面,过了一会儿摇摇头:“我看不太像,好像更多一些。”
有客人听到杨氏同自家丈夫的嘀嘀咕咕,笑着凑过来打趣道:“怎么?看着人家炊饼卖得好,想要改行了?”
杨氏笑道:“哪里就想改行?只是好奇罢了。若是一家火了就想改行,那我整日不用做别的只改行就好了。”
周围人一听,都乐起来了——这倒也是。小小的县城里摊贩很多,人流往来交织,每天都有生意火爆的,每天也都有做不下去黄摊子的。
众生百态起起落落,小镇里没有永远热闹的人,只是这小镇永远这般热闹。
这时候正好有人排号到了前排,手中正拿着从对面席娘子那儿买来的炊饼,于是
174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