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人的大混战,那场面可谓是纷乱至极。在晋阳罗城北面的郊野上,方圆十几里间到处都能看得到或在交战、或在奔逃的人马,而在交战的核心区域,涌动的人影更是填满了每一处的空间!
尽管斛律光在军阵中仍在努力的维持,但是齐军军阵在不断的冲击之下,仍然是变得越来越小,不断的有齐军军众或是被魏军冲出战阵,或是自己主动逃离。
不过当军阵被压缩削弱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倒是有变得稳定起来,基本上就是在斛律光军令能够在第一时间覆盖到的区域之内,晋阳兵的精勇素质与斛律光的精妙指挥又相得益彰、互相配合,不只顶住了魏军连绵不断的冲击,甚至还加快了向晋阳城移动的速度。
但是这一份好的转变也仅仅只是局限在眼下齐军被大大削弱的军阵之中,在更加广阔的战场上,局势仍然是向着对魏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着。
随着乌尊可汗被在战场上直接斩杀,突厥军众们形势越发混乱。不过这一份混乱也是随着战斗的进行而逐渐的加剧,很难说乌尊可汗之死在当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毕竟乌尊可汗活着的时候,也没能阻止突厥大军的溃乱。
眼下的突厥军众在主观上能够对战事造成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既然还存在于战场上,终究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突厥军众在魏军有意的冲击驱赶之下,便都游荡在晋阳罗城北面一片,他们虽然仓皇不定,但也占据了战场上齐军军众的退路,随着齐军加速转移,双方很快便要纠缠在一起。
西山风谷川一线,又有许多军众涌现出来,加入到战场当中来。这些人有的是之前逃离阵队的阴山城傍,这会儿见到战事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转机,自然便又转回来参与战斗,还有的就是韩果等后路师旅,终于赶在战斗结束前来到战场上,这会儿自然也是奋勇上前杀敌。
李泰抵达战场之后,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某处战场上的战斗当中。如今的他越来越多的是担当一个鼓舞人心的角色,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就能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实际指挥作战的作用反而不是太大了。
此时的战场上看起来虽然仍是很混乱,但形势的对比却已经很清晰,魏军已经全面占据优势,而齐军则彻底的落在了下风,唯一尚可有一战之力便是斛律光所统率的四五万名齐军军众,但也只是自保而已,一旦承受不住攻势而散乱开来,局面对北齐来说将更加的崩溃。
齐军在城中还有多少兵力,李泰倒不是很清楚。尽管在战场上往南望去,可以见到城头上站满了齐军守城将士,但却鲜少有人敢于出城解救接应战场上的齐军,料想城中的兵力应该也不是很充足。
李泰注意到眼下晋阳城池的格局较之早年他来的时候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毕竟间隔十几年之久,当中这漫长的岁月里,北齐肯定会对晋阳城防有所加强。
像是之前各自独立的晋阳罗城与并州州城,如今在外有了一道完整的城墙包裹起来。但是各自城防似乎还是独立的,并没有完全的打通起来。
在晋阳的主城区之外,又新增了一些规模不等的小城,分布在大城的周边。
不过这些小城多数都是用于安置军人和便于兵力聚散,对于实际的守城效果并不是很大,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小城也都没有分别派兵驻守的价值。眼下倒是有许多城中居民登上城头向外观望,但是也没有丝毫干涉战事的能力和意图。
之前突厥在汾水东岸所入据的城池,算是新增城池当中规模比较可观的一个,而在这座城池的临河对岸,则就是晋阳县城。
不同于晋阳罗城和并州州城都有着完整的马面、瓮城等一系列城防设施,金阳县城因为夹在诸大城之间,并没有太过坚固的城防,外围的城墙都是比较矮的土夯短垣,可以看到随着战场上齐军形势变得不利之后,城中有许多民众正在逃离城池,向南面奔逃。
晋阳并不是一座完整一体的庞大城池,也并不存在牢不可破,早年李泰数千师旅都能直袭晋阳,如今尽管经过了许多年,但是一些平民和奴婢居住的地方,防御仍然是马马虎虎、乏甚改善,而这些地方也同样属于晋阳的范围之内,当然即便是占领了,对于晋阳而言损失也并不算大,毕竟重要的人事都在更核
1260 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