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了中国文化,其实俄国跟其他国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直接就是清朝的老邻居,清军还没打进山海关的时候,俄国的探险队就已经到了黑龙江流域。
清朝和沙俄之间,已经确定了北方的国境线,而且指定了恰克图和买卖城作为互市地点,两国之间目前保持着和平状态,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还有过使臣从恰克图出发到中国来,至于结果怎么样,其实也没有什么结果,二十多年来,两国虽然贸易往来不断,每年的贸易额从500万卢布增加到800万卢布,大概能够索洛维约夫建上几十个工厂的,不过这说的还是初期的投入成本,日后还要运营起来,需要很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恰克图这里,俄国获得的商品主要是茶叶,也带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产品,主要的贸易形式是易货贸易,最初并不涉及到货币结算,同时在俄国这一边,索洛维约夫也不是没有了解,从上帕伦回到彼得堡,就请教了一位曾经到恰克图探险的商人和前军官。
对方讲的其实也很清楚,在安娜女皇到伊丽莎白·彼得洛夫娜女皇时期,俄罗斯欧洲部分与西伯利亚之间的纸币转移仍被禁止,俄国政府担心隐藏在商业票据交易背后的高官和州长能够从西伯利亚提取资金,以现金形式运往西伯利亚。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的1769年,在允许从俄罗斯欧洲部分到西伯利亚的票据转移支付之后,非现金支付开始蔓延,纸币也可以刘统,银行体系开始形成,负责信贷和票据交易的国家银行办事处分别于1772年和1779年在托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设立。
不过到了1796年以后,在保罗沙皇时期开始陆续颁布的敕令,就已经开始限制在口岸直接使用现金,以后可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情况,会导致贵金属出现在走私活动中,不过这种情况都是俄国这一侧采用的办法,很少出现清朝这一侧的主动走私活动。
至于俄国贸易当中的一些主要货物,其出口的货物,早期比较大宗的是牲畜贸易,在1758年以后,马匹的出口一度占到了俄国对外贸易的大头,甚至导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带的马场马匹价格由5卢布上升到15卢布左右;虽然清朝向中国出口茶叶,但是茶叶盒的内衬经常需要鞣制的皮革,包装盒一项上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目前的主要供应依靠的是伊尔库茨克周围的皮匠;除此以外,就是各种毛皮,虽然大清“富甲天下”,可是有些东西确实也有些稀缺,这方面进口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以外还有小部分粮食,铁、铜、油漆、镜子、地毯、蜂蜜、油、冻鱼、蜡烛、肥皂、铁制品和五金制品,除粮食供应本地以外,都会出口到中国内陆地区。
而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是最大宗的产品,近些年来纺织品的采购数量也在增加,除此以外还有宝石、珍珠、瓷器、杂货、金银和大黄——一些中国药材会被存储在伊尔库茨克,这还是俄国官方的行为。
索洛维约夫想要的是,有没有从恰克图购买的任何中文书籍,反正他的古文水平,就是没有标点符号,至少还能阅读的,理解上去了就没有问题。
这位在恰克图和伊尔库茨克工作过多年的老先生表示,这个也是有的,不过数量不多,而且以沙皇俄国这边的翻译水平,大概就是“恰克图口岸俄语”那样的情况,水平一定是不如法国传教士的。
就是这样,你看伏尔泰弄了一个“中国孤儿”的戏剧出来,实际上移植过来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不多,哪怕神秘的东方在启蒙时期的欧洲掀起了一股子热潮,也是这样的。
到了1845年前后,才开始有四大名著的译本片段出现,而全套文本出来,都要等到20世纪,英语版最先问世,随后是法文和俄文版本的,还有很多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各类经典的内容,并没有传到西方来,哪怕是陆地上是邻居,这方面俄国也没有内容。
索洛维约夫就是要借这个,尝试着要掀起来点“中国热”,要不然就他家这个地位和经济实力,别管是想要向上走还是要做生意挣钱,这個周期太漫长了。
即使是到恰克图去,本身也要花掉不少时间,往返的路程极为漫长,这样也总是值得的,而现在才不过是
第一卷 ? 016 ? 恰克图的互市口岸还真有些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