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可回收商业火箭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向平没有说话,神色中隐约露出不服气,因为这份可行性报告是他们组的博士主笔,然后他来把关的内容。

    陈元光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这份报告不太行,没有考虑到经济效益。

    问题是科研项目,本身看重的就不是经济效益。

    能在某些指标上全球领先,有助于发文章才是他们实际想要达到的效果。

    学术界只有文章这一个衡量指标。

    光是冲着陈元光发的那么多Nature和Science,向平完全认可陈元光的能力,但这能力和电子雷达压根不沾边,你有什么资格来对这种项目指手画脚。

    向平心想,现在这世道是怎么了,他们申请项目千难万难,而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做了点和载人航天沾边的人体冬眠项目,就有这么多国资愿意掏钱赞助。

    他不是否认人体冬眠技术的研发难度,而是认为这种大型项目,需要的能力和普通研究需要的能力不太一样。

    他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

    当陈元光表达对项目意见时,这种感受愈发强烈。

    “元光,来说说看你的想法?”毛可比向平更能看得开,他反而有耐心听陈元光的意见。

    “我大致看了下,你们原本是打算分三期,第一期的核心目的是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相当于是作为未来载人登月的一部分。

    然后整个三期计划下来,是希望能监测太阳系乃至更远的星体情况。

    我的建议是专注于太阳系内,把雷达监测范围缩小,我们可以考虑S波段。


    构建S波段的相控阵雷达,并且增加射频光纤传输来增加深空跟踪的效果。

    通过两者结合来构建深空星体的测绘雷达,这样可以直接测绘星体表面的地理、水文特征。”

    为什么华国复眼要把探测范围做的足够广,因为雷达天线阵列去跟踪和捕捉近地天体,这个技术有非常久的历史,早在1980年以前,NASA就建了雷达阵列做这件事。

    他们到2022年一共跟踪了接近三万颗近地小行星。

    如果单纯只是做这件事,就很low,而扩大探测范围,然后说自己极大程度扩大探测边界,达到国际顶级水平,这能给外行很牛的感觉,觉得这钱没白花。

    我们又在某一领域实现了突破。

    至于是否有必要,没人关心,突破了就是好事。

    陈元光的实用主义让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效率优先,不需要为了追逐某一指标的全球领先而去探测太多庞杂信息。

    不如把有限范围内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陈元光提出的思路是2030年之后,NASA优化他们雷达天线阵列采取的方案。

    毛可听到这里有点兴趣了:“怎么样做能让射频光纤稳定下来,这是个难题。

    另外测绘雷达应该采取什么方案,如何规避掉和探测雷达之间信号冲突问题。”

    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毛可在问,陈元光在答,从原理上解答了毛可的疑惑,至于具体能不能做出来,陈元光也不清楚,这得看毛可以及燕京理工大学电子雷达所的实力了。

    陈元光也没实操过,所以需要依靠高校的实力,不可能所有领域都自己从零开始做。

    陈元光估计光靠燕京理工大学还不够,还得把燕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华国科学院给拉上一起,因为这是截胡了NASA未来的解决方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整个小行星挖矿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数万名科研人员配合,他们不一定都是光甲航天的员工,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是投资,可以是收购,可以是供应商关系。

    



第13章 可回收商业火箭  
乌鸦一号推荐: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随机推荐:  魔门败类  校花的贴身高手  无敌升级王  不灭武尊  天道天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360搜"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