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贵州等省苗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
清代苗民起义屡有发生,主要有雍乾之际黔东红银、包利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和乾隆末贵州、湖南毗邻地区吴八月、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张秀眉、杨大六领导的苗族起义。
贵州是苗民聚居地区,尤其是以黔东古州为中心的“生苗”地界,无论是土司还是流官,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雍正十三年,清江、台拱、丹江、古州苗民一时俱起,迅速蔓延镇远、黎平、思州、石阡、都匀、平越7府,省会贵阳告急。
清政府即命尚书张照为抚绥苗疆大臣,调集云南、两广、湖广各省军队入黔会剿,旷日无功。
乾隆帝即位后,召回张照,改任张广泗为苗疆经略大臣。
张广泗分兵三路,对苗寨进行血腥剿洗。
至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民石柳邓、湖南永绥厅苗民石三保等同时起义,提出“焚杀客民,夺回土地”的口号,远近苗民群起响应。
清政府命大学士、云贵总督福康安统率云、贵、川、湘等省军队分路围剿起义军。
至嘉庆元年(1796)起义军领袖吴八月、石三保被捕杀,石柳邓阵亡,大规模的苗民起义才被镇压下去。
苗族人民起义